陳亮《水調歌頭》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癸卯九月十五日壽朱元晦
人物從來少,籬菊為誰黃。去年今日,倚樓還是聽行藏。未覺霜風無賴,好在月華如水,心事楚天長。講論參洙泗,杯酒到虞唐。人未醉,歌宛轉,興悠揚。太平胸次,笑他壘塊欲成狂。且向武夷深處,坐對云煙開斂,逸思入微茫。我欲為君壽,何許得新腔。
【編年】
癸卯為孝宗淳熙十年(1183)。夏承燾《龍川詞校箋》上卷:“是年同甫四十一歲,朱熹五十四歲。前此一年,同甫訪熹于衢、婺間,旬日而別。其年秋,熹以劾前臺州守唐仲友,辭官歸閩,故詞云:‘去年今日,倚樓還是聽行藏。’熹本年筑精舍于福建武夷山之五曲,正月經始,四月落成。有《武夷精舍雜詠》。《朱文公集》(三十六)《答陳同甫書》云:‘武夷九曲之中,比縛得小屋三數間,可以游息,春間嘗一到,留止旬余。溪山回合,云煙開斂,旦暮萬狀,信非人境也。’此詞‘武夷云煙’,即用朱語。《龍川文集》(二十)有癸卯通書,《朱文公文集》(三十六)有《答陳同甫》,皆此年作。《文集》(二十)《丙午復朱元晦秘書》書有云:‘千里之遠,竟未能酬奉觴為壽之愿。……蘇箋一百,鄙詞一闋,薄致祝贊之誠,不敢失每歲常禮耳。’此后數年,熹與同甫書札往復辯論王霸之學,二人皆意氣甚盛,而同甫每年祝壽之詞雖遠不廢(朱答同甫書亦屢及此)。今集中僅存壽熹詞三首。紹熙四年癸丑(1193,此后十年)九月,熹有《答同甫書》云:‘伏奉手誨,且有新詞厚幣佳實之況。……每辱記存始生,過為之禮。……新詞宛轉,說盡風物好處;但不知常程正路與奇遇,是同是別;進御與不進御,相去又多少;此處更須長者自下一轉語耳。’此數語,亦足見二人議論有矛盾。”
上一篇:陳亮《南鄉子》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陳亮《思佳客·春感》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