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西江月》唐宋詞匯評賞析
公自序云:春夜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少休。及覺,已曉。亂山蔥蘢,不謂塵世也。書此詞橋柱。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曖曖微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瓊瑤。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編年】
《孔譜》:元豐五年(1082)。
【匯評】
楊慎《詞品》卷一:蘇公詞“照野彌彌淺浪,橫空曖曖微霄”,乃用陶淵明“山滌馀靄,宇曖微霄”之語也。
卓人月《古今詞統》卷六:山谷詞:“老馬章臺,踏碎滿街月。”坡公偏不忍踏碎,都妙。
陳廷焯《詞則·放歌集》卷一:《西江月》一調,易入俚俗,稍不檢點,則流于曲矣。此偏寫得灑落有致。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誦其下闋四句,清狂自放,有“萬象賓客”之概。覺相如題橋,未能免俗也。
【附錄】
《東坡樂府》卷上《西江月》自序:“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臥少休。及覺已曉。亂山攢擁,流水鏗然,疑非塵世也,書此語橋柱上。”《外集》本此詞序云:“山行夜飲人家,中夜起行,醉臥小橋畔,覺眾山橫擁,流水鏗然,疑非塵世,遂題一闋于柱上,名《西江月》。”
上一篇:《蘇軾·西江月》唐宋詞匯評賞析|原文
下一篇:《李之儀·西江月》唐宋詞匯評賞析|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