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采桑子》唐宋詞匯評賞析
群芳過后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蒙蒙。垂柳闌干盡日風。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匯評】
先著、程洪《詞潔》卷一:“始覺春空”,語拙,宋人每以“春”字,替人與事,用極不妥。
譚獻《譚評詞辨》:(“群芳過后”二句),帚處即生。(“笙歌散盡”句)悟語是戀語。
陳廷焯《別調集》卷一:(“始覺春空”)四字猛省。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西湖在宋時,極游觀之盛。此詞獨寫靜境,別有意味。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上片言游冶之盛,下片言人去之靜。通篇于景中見情,文字極疏雋。風光之好,太守之適,并可想象而知也。
劉永濟《唐五代兩宋詞簡析》:此詞雖意在寫暮春景物,而作者胸懷恬適之趣,同時表達出之。作者此詞,皆從世俗繁華生活之中,滲透一層著眼。蓋世俗之人,多在群芳正盛之時游觀西湖;作者卻于飛花、飛絮之外,得出寂靜之境。世俗之游人皆隨笙歌散去;作者卻于人散、春空之后,領略自然之趣。其后蘇軾作詞,皆直寫胸懷,因而將詞體提升與詩同等。此種風氣,歐陽修已開其端。特至東坡方大加發展,遂令詞風為之一變。蓋風氣之成,必有其漸,非可突然而至也。
錢鍾書《管錐編》364頁:詩人寫景賦物,雖每如鐘嶸《詩品》所謂本諸“即目”,然復往往蹤文而非踐實,陽若目擊今事而陰乃心摹前構。匹似歐陽修《采桑子》“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名句傳誦。其為真景直尋耶?抑以謝朓《和王主簿怨情》有“風簾入雙燕”,陸龜蒙《病中秋懷寄襲美》有“雙燕歸來始下簾”,馮延巳《采桑子》有“日暮疏鐘,雙燕歸棲畫閣中”,而遂華詞補假,以與古為新也? 修之詞中洵有燕歸,修之目中殆不保實見燕歸乎?史傳載筆,尚有準古飾今,因模擬而成捏造,況詞章哉?不特此也。
上一篇:《歐陽修·采桑子》唐宋詞匯評賞析|原文
下一篇:《歐陽修·采桑子》唐宋詞匯評賞析|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