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霜衣》
【本書體例】
臥龍生著。40章,70萬字。澳門毅力出版社臥龍生小說專輯36。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9年5月版。
本書為《天涯俠侶》的上篇。故事講的是林寒青千里送藥,發現了玄皇教的秘密,他先后結識了三位奇特的女性:李中慧、白惜香、西門玉霜,三個女子為武林霸權展開了一番智力上的角逐,以及林寒青與三個女子之間的感情糾葛。
林寒青自幼隨母親生長在北岳楓葉谷,身世之謎始終困擾著他。這天,他奉母命千里送藥到金陵,不想藥在桃林中的桃花店被人竊走。
青云觀,大俠周簧身受重傷。為找回失竊的參丸,林寒青重返桃林,不想落入地牢,才知這里是一向以兇殘聞名的玄皇教的據點,而竊藥的女子寒月也落入玄皇教手中。林寒青、寒月等幾經艱險,脫身身后來到茅山連云廬,他們眼見天鶴上人被五毒宮押走,又見到一位白發老者白奇虹,與他的女兒,一位病弱的白衣少女。
林寒青重返青云觀,認識了黃家的姑娘李中慧,并得知失藥已復還。白奇虹打上門來為身患絕癥的女兒討藥,周簧給了他藥,又傳給林寒青天龍作劍,可對林的身世卻諱莫如深。
林寒青、李中慧等人在太平堡再陷玄皇教之手,當他們脫身后,來到一山洞,見到真正的玄皇教主,竟是李中慧幾年前無意中救下的病婦。教主向眾人講述了一段纏綿悱惻的武林舊事,她希望李中慧接掌玄皇教,并改變玄皇教的邪惡,以免武林一劫。
徐州群英樓,林寒青救起了遇害的白衣女郎白惜香主仆。此時,出現了象征死亡的神秘的白梅花,原來正是梅花邀群雄來到徐州。向、林二人在郊外烈婦冢與梅花門展開了一番周旋。
群英會上,梅花門主欲挑起各門派之間的殘殺,并預先布下了毒藥。原來,這位梅花門主是二十年前遭十八高手圍殲的西門奉公夫婦的女兒西門玉霜,為報仇,她意欲借大會將天下群雄一網打盡。白惜香暗中協助玄皇教主李中慧一次次挫敗了西門玉霜的詭計。西門玉霜又使用攝心術,迷失了群雄的本性。白惜香制住了西門玉霜,以三個月內不得隨意傷人、三個月后聽其自便的代價,救了群雄,放走了西門玉霜。
為破西門玉霜的攝心術,白惜香設計讓西門玉霜劫走林寒青。西門果然劫走林寒青,但她卻毀了林寒青的容貌,使林寒青未能達到預期的目的。林寒青毀容之后心灰意冷,他遇到同樣丑陋無比的陰陽羅剎,成為唯一可以傾訴之人。他又誤打誤撞,吃下了造化老人藥物,身中奇熱無法化解。在即將告別人世之際,他只想再見見陰陽羅剎,傾訴一下胸中塊壘。
本書到此為止,林寒青究竟如何,及以后的故事,皆見《天涯俠侶》。
群雄并立逐鹿中原,一向是男子的特權,而在本篇,圍繞武林霸主的地位,展開了一番智力上角逐的,卻是三位不讓須眉的女子,使群雄為之失色。
三位女性,三種截然不同的性格。西門玉霜,代表死亡的白梅花的主人,猶如帶刺的玫瑰,武功高,心智更高,但她過于驕傲,也過于偏激了,她被仇恨迷住了雙眼,使她做下許多天人共憤的事情,而對武林霸主的欲望,更使她執迷不悟,最終只有自取其辱。
李中慧則猶如莊重典雅的牡丹。作為黃家世家的傳人,她在江湖上自然有極特殊的身份地位。她接掌玄皇教,化暴戾為祥和,代表武林正義與西門玉霜、梅花門抗爭,以及最后拔慧劍斬情絲,可見她的膽識是其兄長,也是大多數男子所不及的。
空谷幽蘭一般的白惜香,是作者著意塑造的形象。作者賦予她極高的天份才情,卻給了她極度虛弱的身體,才情與身體成為極端的反比。她洞悉了生命,因此活得痛苦、活得孤獨,無意挽留有限的生命;她手無縛雞之力,卻憑智慧幫助李中慧鉗制了西門玉霜,化解了一場武林浩劫,當她知道自己因修練魔功已毫無人性時,毅然放棄了唯一可以保住性命的手段,這種大智大勇之舉,又有幾個男子能夠辦得到呢?這是一位在武俠小說中獨放異彩的形象。
作者對這三位女性的塑造,似是還有一層深意,就是揭示人性的復雜與矛盾。西門玉霜可謂做惡多端了,但她在對林寒青的關系上,也不乏溫情的一面,對李中慧、白惜香也曾有過惺惺相惜之感,就連她的動機,最初也不過是為了報仇。但是她走過了頭,就成了惡勢力的代表,可見人之不能偏執。而李中慧是與西門玉霜相對立的善的一方的代表,但顯赫的家世,自然也造成了她自負和虛榮的一面,成為玄皇教主、武林盟主后,也暴露了她的權力欲與自私的一面。就連白惜香這位學究天人、美麗聰慧的姑娘,一旦修練了魔功,也會性情大變,成為魔鬼的化身。可見人情中善與惡并非截然可分的,人性是充滿了矛盾的,善惡全在這一念之間。這也是臥氏小說反復出現的主題。
除了上述三位女子外,玄皇教主陳玉霜與黃山世家的李夫人,也是頗引人注目的形象。前者恪守禮教、語言,埋葬了自己后半生的幸福,曾為了復仇利用玄皇教,臨終前卻幡然悔悟,將玄皇教交與李中慧。后者對子女、姐妹都冷酷、無情,卻是因父母之命及黃山世家的聲譽,斷送了幸福使然。
林寒青作為周旋于三位女性之間的唯一的男主人公,無論是武功、才智都無法與三個女子相比,作者著意要表現他的內在膽識與外型憂傷的矛盾,在《天馬霜衣》的前半部分還較為明顯,待三個女子先后登場及《天涯俠侶》中,則很少看得到這種特點,也許是讓三位女子奪盡了光彩的緣故吧。
故事的結尾,將一場武林浩劫歸結為個人情感與恩怨的總結,以劍王斷臂、割舌、挖眼、剖心的還情債結束,盡管出人意料,但顯得牽強,令人有貂尾之感。
小說語言流暢,情節曲折,人物形象生動、豐滿,是臥氏小說較好的一篇。
上一篇:《天門第一子》武俠小說鑒賞
下一篇:《天龍八部》武俠小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