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遠古神話傳說·中國遠古神話傳說作品·風俗通義·女媧摶土作人
《風俗通義》
俗說天地開辟,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絚泥中,舉以為人。故富貴賢知者,黃土人也; 貧賤凡庸者,引絚人也。
神話說女媧見到開天辟地后,有了萬物,卻還沒有人,于是,她就用黃土摻水揉成泥團,然后按自己模樣制成了一個個小泥娃娃。后來感到這樣一個個地捏,速度太慢,因此,用一根藤條滾上泥漿后向大地上一甩,星散泥點落地成人。從此,大地上出現了蕓蕓眾生,才有了人類。
第一段:摶土作人
俗說天地開辟,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絚泥中,舉以為人。
一、詮詞釋句:
女媧——我國神話傳說中創造人類的始祖。《說文》:“媧,古之神圣女,化育萬物者也。”
摶與劇務——摶(tuán團),把散碎東西捏聚成團。劇務,繁忙的事務。
不暇供與引繩絚——暇供,猶暇給,空閑余暇。不暇供,沒有余閑,也即很忙碌。繩絚(gēng耕),粗繩索。引,拉。
二、略述大意:
天地開辟后,大地上有了山川草木、鳥獸蟲魚,唯獨不見人。女媧感到孤獨,想著給大地再增加一點生氣。于是,就坐到水邊,用黃土摻水捏成泥團,按照自己模樣做成一個泥娃娃,落地就會蹦跳,一個很有趣的小生靈。她就這樣不斷地捏做了一批又一批泥娃娃之后,感到力不從心,十分疲乏,并意識到僅憑自己雙手是無法摶制更多泥人遍布廣袤大地的。因此,她順手拉來一根野藤投入泥漿中,讓藤沾滿泥漿,然后順勢朝地上甩撒,只見無數小泥點落地后,立即變成一群群活靈活現的泥娃娃。女媧一次又一次地這樣揮灑沾泥的野藤,大地就出現了蕓蕓眾生,天下才有了人類。
第二段:人分兩類
故富貴賢知者,黃土人也; 貧賤凡庸者,引絚人也。
一、詮詞釋句:
黃土人——由女媧用泥土雙手捏制的人。
引絚人——由野藤沾泥甩出的人。
二、略述大意:
所以,富貴而賢能多智的人,是由女媧雙手捏制出來的人,而貧賤凡庸者,則是由女媧用野藤沾泥甩撒出來的人。
這則神話告訴人們的是什么?其真正含義何在?
在我國,人類起源的神話很多。有的說人類是陰與陽二神結合的產物;有的說,人是天上諸神共同創造的;也有的說,盤古開天后身死變蟲,因風感化為人的;更有的說,人類是由女媧同其兄伏羲通婚后的子孫,等等。但這些神話,都流傳不廣,或者沒有流傳下去,而只有“女媧摶土作人”的這則神話,才流傳下來,并且又廣又深。
這是什么原故呢?
我想,這主要是由于這則神話含義廣泛而深刻——
第一、它是遠古時代先民們智力水平和生活狀況的反映。這個神話所涉及的“人類起源”命題,同西方的“上帝創造一切”的創世說,有所不同。先民們從當時極為低下的生產水平及科技狀況出發,去尋找人類起源答案的。因此,只能以自身經歷和同自己關系最密切的事物(如黃土、藤絚和河水等)作參照,并使其引申出去,加以想象,從而幻構出一個“人類起源”的傳說。
第二、它告知人們神話產生的歷史背景。其背景,當是母系氏族社會;其作者,很可能也是當時智力比較發達的女性;或者已具有“女權”意識的男士。因為神話中彌漫著濃厚的“崇女”氣息。
第三、它的“黃土人”與“引絚人”的區別,也正是當時貧富與貴賤社會現象的再現。從中還可以瞧見后世“人類分等”的胚胎或苗芽,并預示著將有階級對立和等級社會的出現。
上一篇:中國遠古神話傳說·中國遠古神話傳說作品·山海經·夸父逐日
下一篇:中國遠古神話傳說·中國遠古神話傳說作品·淮南子·女媧補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