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宋金元·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簡析
蘇軾著。選自《蘇東坡集》,收于《中國歷代散文選》下冊。文同,字與可,蘇軾的表兄,宋代名畫家。此文是作者為文同所畫筼筜谷(今陜西洋縣西北郊)仰斜之竹的一篇記。文章闡述了關于繪畫的理論,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學藝術修養。開頭先介紹了文同作畫的議論和蘇軾對這一議論的理解和發揮。文同說“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蘇軾深有體會,認為畫家只有仔細觀察,“心識”客體特征,并經過長期創作實踐,掌握了熟練的技巧,才能達到內外一致,心手相應。文中還把創作靈感忽至,比作“兔起鶻落,少縱則逝”,是深有藝術體驗的見解。接著寫作者與文同書信往還,以及作詩相贈的經過。通過幾件日常生活瑣事,贊揚文同不慕名利、不喜應酬的高潔情操和爽直風趣的性格,以及兩人親厚無間的友誼。結尾寫對亡者文同的哀悼,情辭哀痛感人。全文敘事、議論、抒情與細節描寫熔為一爐,舒卷自如,曲折生動。
上一篇:《散文·救火隊》簡析
下一篇:《散文·宋金元·文獻通考序》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