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唐代·國馬說》簡析
李翱著。見《李文公集》。國馬,指堪為國寶的良馬。這是一篇寓言體雜文。先講一個故事:騎國馬者與騎駿馬者同行于道,駿馬咬傷了國馬的頸部,國馬受傷后神態不變,行走自如。駿馬回廄后不食不飲,戰栗三日,羞愧不止,于是國馬被牽到駿馬處,用鼻撫之,與它同槽吃草,駿馬之病即愈。然后作者發出一番議論:馬雖非人類,但“觀其所以為心則人也。故犯而不校,國馬也;過而能改,駿馬也”。而今有些人盛氣凌人,對別人的忍讓不知醒悟,這種人雖具人形而毫無人的品格,還不及馬類。文章通過“犯而不校”的國馬和“知過能改”的駿馬的故事,對那種“以氣乘人”、不知悔改的小人予以諷刺。
上一篇:《散文·喝茶》簡析
下一篇:《散文·墓》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