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唐代·吳季子札論》簡析
獨孤及著。見《毗陵集》,收于《唐代散文選注》。春秋時,吳國貴族季札三次推讓王位,而得到《左傳》和《史記》作者的贊揚。作者認為季札的這種做法是只顧個人名節而不顧家國存亡,不值得贊揚。文章首先指出,季札三讓王位的繼承權是非孝、非公、非仁、非智的行為。然后從“國之大經,實在擇嗣”,并引用歷史上不按照義理繼承王位的事例,來說明季札不愿做吳國的繼承人是“徇名”,不是“至德”;如果季札以家國為重繼承王位,則“大業用康,多難不作”,吳國也不會滅亡。最后用一連串反問,指出“吳之覆亡,君實階禍”。文章提出為家國大業而當仁不讓的觀點,持論頗有見地。
上一篇:《散文·明代·吳士》簡析
下一篇:《散文·唐代·吳宮遺事》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