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野仙蹤》小說簡介|劇情介紹|鑒賞
作者李百川,生平不祥,從自序中推知,約生于清康熙末年,卒于乾隆三十六年之后(約1719—1771年)。籍貫有江南、山西兩說。他家原是仕宦書香之家,后來中落。他曾當過塾師、幕友。《綠野仙蹤》開始寫于乾隆十八年,時作時輟,到乾隆二十七年完成,計一百回。初以抄本行世,到道光十年始有經過刪改的八十回刻本。現(xiàn)有北京大學出版社的百回本與內蒙古人民出版社的八十回本。二者各有優(yōu)劣。
《綠野仙蹤》寫明嘉靖年間,直隸成安縣書生冷于冰入京考試,被奸相嚴嵩延入府中為書啟,他目睹嚴嵩蠹國害民,忠臣直士紛紛被殺,并禍延子孫,因而灰心仕進,想出家修道,學成仙法來救世。他走遍南北,歷遭邪僧惡道詐騙,幾乎性命不保。后在西湖得遇火龍真人,傳以仙法,遂遍游天下,廣行善事。收服了逐電、超塵兩個惡鬼,以供奔走; 收猴精猿不邪,狐精錦屏、翠黛,大盜連城璧,市儈金不換,花花公子溫如玉為徒;誅除了妖蝎、妖黿、狐精、魚怪;救助了被嚴嵩迫害的忠臣之子董煒、沈襄; 幫助林岱、朱文煒討平師尚詔,剿滅倭寇;攝取陳大經、嚴世蕃、馮家駒,以及倭寇擄得的贓款贓物來救濟災民;幫助林潤、鄒應龍等參倒了嚴嵩父子。最后,他功德圓滿,所煉丹成,得升天界,被封為三界靖魔大使、普惠真人。
《綠野仙蹤》是一部頗有特色的小說。這特色之一是:新穎的構思。表現(xiàn)在①體制上: 它的外衣是寫冷于冰修道,除妖滅怪的神魔小說,主要內容卻寫的是朱文煒、金不換、溫如玉、周璉四個家庭的兄弟、夫婦、朋友的關系,實質上是世情小說。又插進明嘉靖朝忠奸斗爭的歷史事實;平叛、平倭的英雄業(yè)績,都占有相當篇幅,是把歷史、英雄傳奇、神魔、世情等小說史上的四大體制溶于一書。體制雖不同,線索雖多端,但作者組織能力很強,在轉換、接榫中表現(xiàn)了匠心,使每條線的來龍去脈清清楚楚,聯(lián)綴得天衣無縫。如書一開始,寫冷于冰入都赴試,租住嚴嵩門下羅文龍的房屋。羅文龍找冷于冰代做壽文。這壽文得到嚴嵩的賞識,聘他為書啟先生。冷于冰在嚴府親睹嚴嵩的種種惡跡,轉入歷史。繼而冷于冰因賑濟山西災民一案,與嚴嵩翻臉,嚴嵩叫試官不錄取他。冷于冰功名絕望,又見忠良紛紛被害,自己生命難保,還禍延子孫,因而灰心世事,棄家訪道,得遇火龍真人授以法術。他挾術遨游天下,誅妖除怪,轉入神魔。因在川江除妖,救得朱文煒,接敘朱文煒家事。煒兄朱文魁謀占家財,棄弟回鄉(xiāng),轉入世情。又由朱文魁謀賣弟婦,其妻反被師尚詔黨徒搶去。接敘師尚詔起兵,林岱、朱文煒應召征討師尚詔,轉入英雄傳奇。因師尚詔軍中有會法術的,冷于冰出面助戰(zhàn),轉入神魔。平定師尚詔后,林岱、朱文煒入朝為官,忠奸不并立,與嚴嵩及其黨羽發(fā)生沖突,轉入歷史。因朝廷令陳大經、嚴世蕃審理叛黨,陳、嚴為了索賄,令叛黨攀誣富戶。已故陜甘總督之子溫如玉無端被攀誣,幾遭破產。接敘溫如玉狂嫖墜落,轉入世情。因溫如玉有仙骨,冷于冰來度化他,又轉入神魔……如此這般,四種體制交相穿插,構成了 《綠野仙蹤》獨有的特殊體制。
②人物安排上。冷于冰的六個弟子,都設計為特殊人物。猿不邪是猿,錦屏、翠黛是狐,連城璧是大盜,金不換是市儈,溫如玉是浪子。這些人物,按正統(tǒng)觀念,是不能成仙了道的。但《綠野仙蹤》卻獨出心裁,設計了這么六個人,都讓其合情合理地棄家學道,躋入仙班。這一構思的思想根源,不管是來自佛家的 “眾生平等”,還是市民階層竭力爭取的 “人權平等”,都是沖破了封建社會的等級觀念。
③在行文結構上。作者寫到第九十二回(八十回本第七十二回),嚴嵩一黨已誅,本沒有什么可寫的了,作者卻巧妙地以六回篇幅,設置了一個幻境,讓這些已是半仙之體的冷于冰的弟子們,回到人間,根據(jù)各自的出身經歷,性格志趣,遇到各自可能遇到的人和事,再經受考驗。由于這一幻境,使已到氣衰力竭,水盡山窮的文章,忽然奇峰突起,柳暗花明,又展現(xiàn)出一個光怪陸離的新世界,氣勢為之一振。余波所及,使最后兩回的“冷于冰騎鸞朝帝闕”,“鳴鶴洞歌舞宴群仙”,那樣鋪張辭藻的無味文章,也不覺得討厭了。這一幻境雖然來源于唐傳奇的《杜子春》一文,但作者不是照抄,而是把它大大地充實、升華,逼真地表現(xiàn)了嗔、貪、愛、欲的潛意識,恰如其分地進一步刻畫了人物,變成完全是作者自己的東西了。
特色之二是寫出了歷史的真實。歷朝的忠奸斗爭,不過是統(tǒng)治階級內部的爭權奪利,他們在壓迫剝削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甚至誰是忠,誰是奸也很難區(qū)別。即以明代嘉靖年間的嚴嵩、徐階兩個宰相而論,嚴嵩曾害過楊繼盛、董傳策、沈練等數(shù)十人,執(zhí)政二十年間,賄賂公行,有錢升官,無錢落職,其家人閻年、羅文龍等也仗勢橫行,迫害良民,他固然是個奸臣。但徐階在家鄉(xiāng)霸人田地,搶人妻女,迫害平民,罪惡也不下于嚴嵩,但卻不是奸臣。可見忠奸之分,未以人民的利益為標準。而歷來寫忠奸斗爭,只寫奸臣一方如何結黨營私,使用陰謀手段; 忠臣一方則都是正直善良,絕不耍手段的。這是美化一方,不是歷史的真實。《綠野仙蹤》則既寫了嚴嵩父子主仆及其黨羽的罪惡,也寫了忠臣一方的結黨和陰謀。董傳策之子董瑋,改名林潤,得中榜眼之后,要為父報仇,“便動結親仕宦,做自己幫手,好參倒嚴嵩父子”之念,遂娶了上科狀元、新升福建監(jiān)察御史鄒應龍之妹,郎舅結成一黨,窺測時機。因嚴嵩的干兒子趙文華與倭寇作戰(zhàn)大敗,林潤和座師徐階商量,先參倒趙文華,削除嚴蒿羽翼。鄒應龍又因避雨結識了尚衣監(jiān)袁天喜,得知嘉靖皇帝已不喜歡嚴嵩了,又因袁天喜結識了司禮監(jiān)喬承澤和御前方士藍道行,共謀參倒嚴嵩父子。喬承澤索要的報酬,是要鄒應龍給他將要發(fā)刻的詩集寫序言。鄒應龍為了討好喬太監(jiān),不只自己寫了,還用林潤的名字再寫了一篇。喬太監(jiān)樂得大笑道:“我的詩原無佳句,得二位鼎甲譽揚,定必洛陽紙貴,價重南京也!”又因林潤曾參倒趙文華,頗有直聲,所以喬太監(jiān)又說:“得他一篇序文,我這品行學問,高到哪兒去了!”這些掌權的太監(jiān)們早已財貨滿倉,他們追求的不是利而是名了。鄒應龍為了得到他們的幫助,未送財寶,只送了兩篇文章,其實這同樣是賄賂。這樣內外勾結,雖然使嚴世蕃下了獄,但還不能致他于死,終有翻案的危險。于是,徐階又出主意,竄改嚴世蕃的口供,無中生有地說嚴世蕃聽其黨羽彭孔昭的話,以南昌宅地有王氣,就霸占來蓋府第居住;又使羅文龍差牛信暗傳私書于倭寇,約倭寇出兵直搗平湖,他為內應。用這些話來誣蔑嚴世蕃要造反。因而嘉靖皇帝大怒,不問真假,就把嚴世蕃及其黨羽殺了,嚴嵩削職為民,終于餓死。大概當初嚴嵩也是用這樣的手段來害人的。作者不把忠臣寫得玉潔冰清,是別具只眼,寫出了歷史的真實。
明清兩代都崇尚道學,道學中最注重的是三綱五常。作者怎樣來寫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的關系呢?
君臣關系上,寫了溫如玉夢中在華胥國的經歷(八十回本無此夢):招了駙馬的溫如玉,當槐陰國來犯,華胥國行將覆滅,以文人領兵御敵,用冷于冰柬帖中的計策,殲滅了敵軍,因功得封為甘棠侯,兼丞相。到新君即位,畏他權重,免了他丞相一職,削了他的封地,換了他委派的將領。后他兒子的妻兄因被革職而不滿,勾結邯鄲國入寇,溫如玉受到牽連,一家?guī)缀醣粴ⅰ_@雖是一夢,卻也反映了真實的君臣關系。
父子關系上,寫周璉與何氏結婚已數(shù)年,后與齊蕙娘通奸,要娶齊氏為“兩頭大”。何氏之父何其仁得了周家一千二百兩銀子,就寫下文約說,因自己女兒艱于生育,“許婿與齊氏完姻,齊氏過門后,與其仁之女即同姊妹,不得以先到后到分別大小。此系仁情愿樂成,并無絲毫勉強,將來若有反悔,舉約到官,恐口無憑,立此存照。”這樣就把女兒賣了,以致后來何氏與齊氏爭風口角,齊氏罵她道:“你先時倒也是個大婦,被你老子寫文約,只一千二百兩銀子,就賣成人家的真小婦了!”種下了何氏的死因。
兄弟關系上,朱文魁之父死在四川任所,朱文魁將父親所有財產,悄悄席卷回家鄉(xiāng)河南,不告訴胞弟朱文煒,致使朱文煒不能回鄉(xiāng),乞討為生。朱文魁又詭稱弟弟已死,將弟婦姜氏賣與匪人。
夫婦關系上,周璉娶了齊蕙娘后,不進何氏的房,何氏為挽回夫心,聽信趙瞎子的鬼話,用魘魔法來挽回夫心。此法被齊蕙娘得知,告訴周璉,周璉在何氏枕中搜出木人,說何氏是用木人來詛咒他快死。何氏無以自明,自縊而死。
朋友關系上,溫如玉被攀入師尚詔造反一案中,傾家蕩產,最后只剩祖宅一座,托好友苗禿出賣。苗禿在一千四百兩賣價中,就暗吃了一百五十兩。后又伙同蕭麻引誘溫如玉去嫖私娼金鐘兒,先后借貸、局騙了溫如玉四百余兩。金鐘兒愿嫁溫如玉,設計叫溫如玉用磚頭抵換寄在妓家的銀子,以及她的私蓄偷運回家。溫如玉到省城應試后,此項銀子被盜。苗禿不但不幫溫如玉追贓,反向妓家說失盜銀子是金鐘兒倒貼溫如玉的。鴇母龜公遂將金鐘兒毒打。金鐘兒見溫如玉銀子已盡,她從良無望,就吞宮粉自殺。
這樣一些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間的事實,說明了在那理學盛行時代的真實的倫常關系。
另一歷史真實是官吏的貪贓枉法。嚴嵩因山西巡按張仲羽在奏報山西災情中,涉及到他,就不顧山西已餓死數(shù)千人的慘況,叫科道等官,交章劾奏張仲羽是“捏奏災荒、私收民譽”,將張仲羽斬首,戶部侍郎陳大經與嚴世蕃奉旨審理逆案,卻叫被審者誣攀富戶,以便勒索。竟勒索了二十余萬兩銀子。平涼知府馮家駒,要起錢來比雜佐官還不顧身份,經常向富戶商家借錢,借了不還。平涼已大旱三年,鄉(xiāng)紳們捐的救濟款,都落了他的腰包。冷于冰攝取陳大經、嚴世蕃的贓銀到平涼來放賑,他強要經手,后又明白索要一萬兩銀,否則不準放賑。兵部尚書趙文華奉旨征討倭寇,在蘇州搜刮了八十萬兩銀子,以二十萬入腰包,六十萬買通倭寇退兵。倭寇得銀暫時退了,他上奏殺敵大勝,而把真正和倭寇血戰(zhàn)的浙江巡撫張經,誣為見敵退縮殺了。作者借明朝的事,寫出了號稱“康乾盛世”的歷史真實。
特色之三是寫作技巧的高妙。陶家鶴在序言中說:“行文之妙,真是百法俱備……試觀其起伏也,如天際神龍。其交割也,如驚弦脫兔。其緊溜也,如鼓聲爆豆。其散去也,如長空風雨。其艷麗也,如美女簪花。其冷淡也,如狐猿嘯月。其收結也,如群玉歸筒。其插串也,如千珠串線。而立局命意,造字措詞,無不曲盡情理。”使人“竟日把玩,目蕩心怡,不由不贊嘆 (與《水滸》、《金瓶梅》、其次《三國》) 為說部中極大山水也。”陶家鶴所說,并未溢美。作者尤長于寫人,書中人物無一不是性格鮮明,栩栩如生的,其神態(tài)聲口,令人難忘。并能從同一類型人物中寫出不同來。如寫腐儒,有齊貢生之迂,溫而厲之狡,葉體仁之吝,而尤突出的是鄒繼蘇。他是百花村的塾師,聽得來投宿的冷于冰是京城來的秀才,就拿出作品來請教。這些作品有詩有賦,內容是寫臭屁、大蒜、碾盤等,自說是“予本意實欲標奇立異,做古今來人所不敢做之題”,并要與《離騷》比高下。聽冷于冰說他的作品比《離騷》嫩,他就大發(fā)脾氣,拍桌子,摔帽子,認為這比梁惠王 “東敗于齊,南辱于楚”更為恥辱,幾乎要把冷于冰趕出,索還谷饃饃。次早冷于冰向他辭行,他閉門不見,卻在房中敲著瓦盆唱歌。冷于冰走了,他叫學生追上來告訴冷于冰,他這是仿“昔孺悲欲見孔子,孔子不見,取瑟而歌,使之聞之”的意思。把村學究迂腐的神態(tài),寫得活靈活現(xiàn)。他“風花雪月”諸詩中“媳釵俏矣兒書廢,哥罐聞焉嫂棒傷”,“野去酒逢醉宋友,家回牌匿笞金哥”等“今典”,令人不能不噴飯。
寫同是因貪財而出賣女兒的,如龐氏撞見女兒齊蕙娘在廁所里與人通奸,最初十分生氣,到聽得奸夫是富戶周璉,就轉怒為笑,教女兒“今晚你就到他那邊去,趕天明過來。教他與你寫一張誓狀,他將來負了你,著他爹怎么死,著他娘怎么死,都要血淋淋的大咒……你父親是萬年縣頭一個會讀書的人,豈有讀書人的女兒,教人家輕易點污了就罷休的哩……你只管和他說明,說我知道了,誓狀是我要的。他若問我識字不識字,你就說我通得厲害,如今許大年紀,還日日看《三字經》。此后與你銀子,不必要他的; 你一個女孩兒家,力最小,能拿他幾兩?你只和他要金子。我說與你,金子是黃的。”到次日女兒拿回銀子來,他愛得鼻子都是笑,看了大錠,又看小錠,搬弄了好一會,笑向女兒說:“俺孩兒失身一場,也還失得值!不象人家那不爭氣的,一文不就,半文就賣了。”入骨地刻畫出一個貪財無恥的蠢婦臉嘴。而寫指揮何其仁則不同。他是周璉原配何氏之父,當他聽親友們來說周璉要娶齊蕙娘為兩頭大時,跳得二三尺高,堅決不同意。后聽說周家愿送他八百兩銀子,他“早將怒氣解了九分,還留著一分爭講數(shù)目。假意道: ‘舍親錯會意了,且莫說八百兩,便是一千六百兩,看我何其仁收他的不收。’嘴里是這樣說,那聲音已柔弱下來。”接著又自己轉彎說:“小弟慚入仕途,尚非以小女博銀錢的人。但舍親自念年紀衰老,注意早見孫兒,此亦有余之家應有情理……舍親既以利動弟,弟又何必重名……只是八百之數(shù),殊覺輕己輕人。”他開口三千兩。親友們覺數(shù)目太大,站起來要走。何其仁急忙攔著,叫家人獻茶,卑躬屈節(jié)地說:“君子周急不繼富,眾位何必以舍親之有余,窘小弟之不足?此中高厚,還望眾位垂憐!”結果,以一千二百兩銀子成交。何其仁立下字據(jù),把女兒賣了。
又如太監(jiān)袁天喜,他在京城郊外有座花園。御史鄒應龍送客歸來遇雨,到他花園避雨。他知道鄒應龍是前科狀元,就要請鄒吃酒。鄒因初次見面,不好意思,告辭要走,他立刻惱了,說:“這是把人當忘八羔子待呢!難道我們做內官的,就陪狀元吃不得一杯酒么?就立刻要告辭,你不來倒不怎么!”鄒應龍答應和他喝個醉,他才高興了。鄒應龍要在他墻上題詩,謙遜說:“只恐俚句粗俗,有污清目。”袁太監(jiān)不懂“俚句”二字,說: “你是中過狀元的人,做詩還論什么里外?里做也是好的,外做也是好的。但是詩與我不合脾胃,倒是好曲兒寫幾句,我閑了出來,看著唱唱,也是一樂。”接著他講管奏疏的喬太監(jiān)也曾在他墻上題詩,他把詩刮掉,重新粉刷過。還問鄒應龍: “你公道說罷,這墻還是白白兒的好,還是涂黑了的好哩?”當鄒應龍向他打聽嘉靖皇帝近來對嚴嵩的態(tài)度如何? 得知嚴嵩已經失寵,不禁以手加額說: “此社稷之福也!”袁太監(jiān)又不懂“社稷”,問是誰之福?鄒應龍忙加以掩飾。袁太監(jiān)又惱了,說:“你這人就難相與了。你今和我一會,咱們從今以后就是好哥兒,好朋友好弟兄,我爹媽就是你的父母,我的侄兒們就是你的兒女,有了話你也不要瞞我,我也不要瞞你。……你怕我走了話,我到來生來世還做老公,叫人割了這個卵兒!”作者通過袁太監(jiān)的語言行動,活畫出一個粗俗而又爽直的人物。這種性格,很符合太監(jiān)的身份。
不只寫大人,就是寫九歲的小孩齊可久,也是呼之欲出的。第八十回 (八十回本是第六十一回) 寫齊蕙娘向齊可久打聽周璉,預備下糖果,等父母睡了后,把睡著了的小弟弟叫醒,一面給他糖果吃,一面問他認不認識今天來家會文的那些相公?齊可久說全認識。蕙娘就把周璉坐的位置和穿著容貌告訴他,問這人家住那里,是誰家的兒子?齊可久說:“他從沒和我玩耍,我不知他的住處。”至于是誰家的兒子?齊可久說:“他是他媽的兒子。”蕙娘怫然道:“這樣你是不認得他了,為何口口聲聲說認得?”齊可久理直氣壯地說:“我怎么不認得,他是來做文章的相公!”蕙娘生氣了,打了他一掌,罵道:“死不中用的糊涂東西!”齊可久睜著眼嚷道: “你打我怎么! 果子是你與我吃的,又不是偷吃你的!”蕙娘氣得把果子奪過來。齊可久哭了。蕙娘怕驚動隔壁屋里的父母,只好又把果子給他。齊可久有了果子,就不哭了,見姊姊生氣,拿起一個果子,笑向蕙娘道: “你不吃一個兒?”把孩子的神態(tài)聲口,寫得逼真。
好些人物只是在一個場面里曇花一現(xiàn),不過是某一情節(jié)中的點綴,一晃之后,就不再現(xiàn),作者都給予精雕細琢,使之一個人是一個人,絕不只是個符號。而書中涉及人物之廣,上至皇帝宰相,下至市井細民,旁及神仙妖鬼,無不栩栩如生,須眉畢肖,足見作者的功力。著墨較多的蕭麻子、苗禿子兩個幫閑,其典型性可與《金瓶梅》中的應伯爵、《歧路燈》中的夏逢若并峙而又有其特點,可稱為幫閑四絕。
由于人物寫得太好,相形之下,顯得主角冷于冰有些蒼白。這并不奇怪,宋江在《水滸傳》中,劉備在《三國演義》中,也有同樣的情形。而冷于冰這一人物的意義,與《儒林外史》中的杜少卿,《紅樓夢》中的賈寶玉,可算是封建社會里的三個叛逆的男性。他們都對現(xiàn)實不滿,都想救世。救世之方,杜少卿是用儒家的禮樂兵農,但除了祭太伯祠一事外,無所作為; 賈寶玉抵不住封建壓力,只有逃禪;冷于冰從道,學成仙法,切切實實做了“賑災黎,蕩妖氛,借林岱、文煒以平巨寇,假應龍、林潤以誅權奸,脫董瑋、沈襄于桎梏,攝金珠、米粟于海舶,設幻境醒同人之夢,分丹藥玉弟子之成”等事,雖然這是虛妄,但也可以鼓舞人民之心,抒發(fā)作者之志。
特色之四是語言的優(yōu)美。《綠野仙蹤》的語言既華麗,又幽默,尤善以短詞疊字來刻畫人物。如第二十一回寫連城璧躲藏在金不換家中,被金不換之妻出首,官兵來捕,連城璧打死打傷官兵多人,突圍逃脫。雞澤縣縣官審問金不換,連講了五個 “是實”,通過這五個“是實”,把縣官要諉罪于金不換之心,暴露無遺。同回寫金不換官司了結后,逃到山西懷仁縣,經人說合,要與許寡婦之媳方氏結婚,在未過門之前,許寡婦叫方氏出來與金不換同桌吃飯,方氏假裝害羞不肯,其實卻在精心打扮: “腳上穿了極新的紅鞋,身上穿了極細的布衣,臉上抹了極厚的濃妝,嘴上抹了極艷的胭脂,頭上戴了極好的紙花。”通過這五個“極”字,表現(xiàn)了方氏對這場婚姻極為愿意,表面上卻忸怩作態(tài),刻畫出小家婦女的神態(tài)和心理。
在對話方面,不但口吻畢肖,而且繪聲繪色。如第二十二回,寫許寡婦之子并未淹死,回到家來,得知妻子方氏已嫁了金不換,就到衙門去告狀。與此事有關的人都慌了,一齊到許寡婦家來商量:
尹鵝頭和張二神頭鬼臉地走來,后跟著幾家鄰居,都來計議此事。許寡婦滿口應承道:“不妨,是老身做的,那官府也問不了誰流東流西。”尹鵝頭道: “你老人家怕什么?我們做媒人的經當不起。” 許寡婦道:“這事原是我作的主,設或官府任性鬧起來,你們兩個只用一家換一夾棍,我管保完帳。不信賭五斤豬肉吃,包住割不了媒人的頭。”張二道:“好吉祥話兒! 一句整齊過一句。”猛聽得門外大聲道:“里面是許寡婦家么?” 許寡婦高聲答道:“有狗屁只管入來放,倒不必在門外寡長寡短的嚼念。”話未畢,進來兩個差人,從懷里取出一張票來,向不換臉上一照,那一個差人便從袖里流出一條鐵繩來,故意兒失落于地。向不換道: “你做的你明白,這件事可大可小、非同兒戲,夾也夾得,打也打得,二年也徒得,三千里也流得,煙瘴地方也發(fā)得。若問在光棍里頭,輕則立絞,重則與尊駕的腦袋大有不便。” 不換笑道: “我這腦袋最不堅固,也不用刀割劍砍,只用幾句話就掉下來了。”差人冷笑道:“原來是根硬菜兒!”撣轉頭向拿票差人說:“這件事還用老爺審么?只用你我打個稟帖入去,說奸霸良人妻子是實,又且不服拘拿。”那拿票差人攔著道: “只教你這人性急,有話緩商。為是你怕他跑了么?” 尹鵝頭道: “金大哥年少,不諳衙門中事故,我們須大家計較。”
這段對話,刻畫出許寡婦的老練世故,尹鵝頭等人的懼怕心理,金不換的倔強,兩個差人,一個裝黑臉恫嚇,一個裝白臉,留下商量余地,目的都是索賄。
風景描寫,都能結合人物心理,渲染出環(huán)境氣氛來。無論是寫荒山絕壑,寫西湖夜景,寫江海波濤,寫神仙境界,都如見如繪。
尤為難得的,是作者代書中人所作的詩詞曲賦,與《紅樓夢》一樣,是書中人物的風格,而不是作者的風格,而且是用這些詩、曲來刻畫人物性格。如百花村塾師鄒繼蘇所作的風、花、雪、月詩,《臭屁賦》; 蕭麻子、苗禿子、何公子、溫如玉、金鐘兒等所唱的曲子,都各人有各人的腔調,各人有各人的性格,不會混淆。
《綠野仙蹤》的藝術價值,實可與我國第一流小說比美。
上一篇:《綠牡丹》小說簡介|劇情介紹|鑒賞
下一篇:《老殘游記》小說簡介|劇情介紹|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