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阮光祿》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阮光祿在剡,[1]曾有好車,借者無不皆給。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聞之,嘆曰:“吾有車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車為?”遂焚之。
【注釋】 [1]阮光祿:阮裕,字思曠,東晉陳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淹通有理識,以德業知名。拜臨海、東陽二郡太守,累遷至侍中。后因疾還會稽剡山,筑室留居,朝廷以金紫光祿大夫征,辭不就,尋卒。光祿大夫,漢武帝劉徹時改中大夫之名為光祿大夫,秩比二千石,為掌論議之官。魏、晉以后以加金印紫綬者為金紫光祿大夫。剡(shan 扇):古縣名。西漢置,故城在今浙江嵊縣西南。三國吳移今嵊縣治。剡山位于縣城后,北峰名星子,稍下稱白塔,俗傳秦始皇東游,信方士之說,使人掘此山以泄王氣,今山南尚有剡坑,即是。
【譯文】 阮光祿住在剡縣時,曾有一輛好車子,凡來借的沒有不答允的。有人埋葬母親,心里想向他借車子用但不敢開口。阮后來聽說這事,嘆息道:“我有車子卻使得人家不敢來借,要車子還有什么用處呢?”便把車子燒掉了。
【總案】 本篇充分體現出阮裕豁達大度、不以物累的品格,它使人們見出魏晉高賢率直瀟灑的風貌。
喬力
上一篇:閱微草堂筆記《閱微草堂筆記》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下一篇:世說新語《陳仲舉》原文|注釋|賞析|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