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后記《毛人》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晉孝武世,[1]宣城人秦精,[2]常入武昌山中采茗。[3]忽遇一人,身長丈余,遍體皆毛,從山北來。精見之,大怖,自謂必死。毛人徑牽其臂,將至山曲,入大叢茗處,放之便去。精因采茗。須臾復來,乃探懷中二十枚橘與精,甘美異常。精甚怪,負茗而歸。
【注釋】 [1]晉孝武:東晉孝武帝司馬曜,在位二十四年(373—396)。 [2]宣城:郡名,西晉武帝太康二年(281)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 [3]武昌:舊縣名,系三國吳大帝孫權于黃初二年(221)改鄂縣置,治所在今湖北鄂城。
【譯文】 晉孝武帝時候,宣城人秦精,經常深入武昌境內的山里采茶。忽然遇到一個人,身高一丈多,全身長滿了毛,從山北過來。精見到,極為害怕,自己認為必然要死了。毛人徑直牽著他臂膀,拉到山坳里,進到大片茶林里,放開手就走了。精因而采茶,一會兒毛人又來,從懷中掏出二十只橘子給精,味道非常甜美。精很奇怪,背著茶而歸還。
【總案】 在我國古代神話志怪一類的書中,保存了不少有關科學技術、地理、人種民俗等方面的珍貴資料。現在看起來,有的雖然顯得十分荒誕怪異,其實并不全是無稽之談。而原因在于古人受到時代科學水準和認識程度的限制,對于社會生活和自然界中發生的某些奇特現象不能作出正確的、合乎情理的解釋,在記錄流傳的過程中,又常常附會上夸張想象的色彩,這樣,就成了我們現在所見到的樣子,令人難以索解。研究者的任務正在于撥去它那蒙在表層的斑怪陸離的迷霧,將之和真正的神話故事、志怪小說區別開來,找出其間有科學價值的東西,供有關的各門學科參考。如本篇所記的毛人,就是一種返祖現象,當時的人不知道這點,所以見到了大為驚懼,“自謂必死”。但是我們更疑心他就是現在所說的“野人”,篇中所記的出現地區,也大致符合現在發現“野人”蹤跡的地域。如果上述推測屬實的話,這篇文字提供的材料雖頗簡略,卻也彌足寶貴了。
喬力
上一篇:世說新語《殷仲堪》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下一篇:小說《永康人》原文|注釋|賞析|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