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志《博物志》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博物志》十卷,西晉·張華作。據東晉·王嘉《拾遺記·晉時事》云:張華“好觀秘異圖緯之部,捃采天下遺逸,自書契之始,考驗神怪,及世間閭里所說,造《博物志》四百卷,奏于武帝。帝詔詰問:‘……記事采言,亦多浮妄,宜更刪翦,無以冗長成文。……可更芟截浮疑,分為十卷’”。本書包羅頗雜,舉凡山川地理、奇物異獸、古代瑣聞軼事及神仙方技之類的傳說,皆有敘記。不過,其中的一些條目,有重見于《列子》、《抱樸子》、《搜神記》、《續齊諧記》者,可知現行本或已非張華原貌,有后人補綴復輯的成分。按,張華(232—300),字茂先,范陽方城(今河北涿州)人。少孤貧,牧羊為業,然好學不倦,識見尤博,曾著《鷦鹡賦》,辭藻溫麗,朗瞻多通,阮籍見賞之,以為有王佐才,魏初,舉太常博士,入晉為中書令,拜黃門侍郎,封廣武侯。惠帝即位,授太子少傅,及趙王倫之變,為孫秀等所害,夷三族,而家無余資,唯有文書溢幾篋。華長于五言詩,南朝梁·鐘嶸《詩品》云:“其體華艷,興托不奇,巧用文字,務為妍冶。……兒女情多,風云氣少。”《隋書·經籍志》錄其文集十卷,今佚。
上一篇:幽明錄《賣胡粉女》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下一篇:三水小牘《卻要》原文|注釋|賞析|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