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漢卿·名優之死》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話劇劇本。作者田漢(1898~1968),湖南長沙人,曾留學日本,中國現代戲劇奠基人,劇作家,詩人。一生作品甚豐,主要戲劇作品有獨幕話劇《獲虎之夜》、《亂鐘》,多幕劇《名優之死》、《回春之聲》、《麗人行》、《關漢卿》、《文成公主》,京劇《金缽記》和《謝瑤環》。早期代表作《名優之死》寫著名京劇演員劉振聲對藝術嚴肅認真,重戲德戲品。他的徒弟劉鳳仙色藝雙絕,被流氓惡霸楊大爺引誘日漸墮落,劉痛心疾首。為救弟子、勇敢地揭露楊的惡行。楊率打手用最毒辣的手段凌辱劉,劉終于氣死在臺上。劉振聲這一藝術形象以民國初年著名藝人劉鴻聲為原形,概括了舊社會戲曲藝人的悲慘遭遇,成為現代戲劇史上一個真實生動的藝術典型。1958年,為紀念世界文化名人關漢卿,作者再揚所長,創作了12場話劇《關漢卿》,全劇以《竇娥冤》的寫作和上演為主線展開矛盾沖突,塑造了元代戰斗的戲劇家關漢卿的藝術形象。少女朱小蘭抗拒惡奴凌辱,被贓官誣陷處斬。關漢卿激于義憤,在歌伎朱簾秀等人的支持下寫成了悲劇《竇娥冤》。權貴阿合馬強令修改劇本,否則不準上演。關漢卿寧折不彎,拒絕修改。朱簾秀深明大義,以自我犧牲精神承擔演出責任。阿合馬大怒,逮捕了關漢卿和朱簾秀,定期問斬。深為《竇娥冤》感動的王千戶殺死了阿合馬。二人得以赦免,改判為充軍,并結為夫妻。歷史文獻中關漢卿的生平資料極少,作者全面分析了元代社會的政治經濟情況和人民生活,寫出了他憎惡黑暗,蔑視權貴,堅貞不屈的斗爭精神。關漢卿的藝術形象概括了中國歷史上進步文人的斗爭傳統,也融注了田漢一生為我國戲劇事業奮斗的生活體驗。作品體現了作者創作的一貫特色:豐富的想象,熾熱的詩情,執著的歷史正義感。全劇結構完整,描寫細密,語言精練,被公認為田漢戲劇創作的高峰,中國話劇史上的一座豐碑。
上一篇:《關于作為幾何基礎的假設》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農政全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