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劉道一·孫中山
半壁東南三楚雄,劉郎死去霸圖空。
尚馀遺業艱難甚,誰與斯人慷慨同!
塞上秋風悲戰馬,神州落日泣哀鴻。
幾時痛飲黃龍酒,橫攬江流一莫公。
孫中山先生一生為革命奔波,詩偶爾為之?!锻靹⒌酪弧肥菫槌镣窗У克离y烈士寫的一首七律。
劉道一是留學日本的湖南籍學生,同盟會會員。1906年春,他被派回湖南,秘密聯絡會黨發動革命。這年12月4日,萍鄉、瀏陽、醴陵三地武裝起義爆發,聲勢浩大。清政府十分驚惶,調集湘、鄂、贛、蘇幾省軍隊前往鎮壓,起義軍苦戰一個多月,終以力量懸殊失敗,劉道一被捕犧牲。他是第一個為革命獻身的留學青年,革命黨人無不悲痛,紛紛寫了悼念詩文,孫先生這首挽詩寫得最為悲壯。
中山先生作為革命領袖,把劉道一的死難,看成是革命事業的一大損失,心情是十分悲痛的。“半壁東南三楚雄,劉郎死去霸圖空”,他首先想到的是劉道一生前發動武裝起義的三楚地區。他說,湖南湖北一帶地區,在中國東南半壁江山占很重要的地位。它地形險要,開展革命活動極有戰略意義。但由于劉郎一死,使宏偉的革命計劃落空了!開頭兩句詩既見一位革命家對革命事業高瞻遠矚的襟懷,又充滿著對死難者無限惋惜、哀悼之情。一個“雄”字,一個“空”字,一開一闔,一揚一抑,含蘊著豐富的思想感情,字字句句鏗然作金石聲。
頷聯緊承首二句,伸足自己的深悲巨痛:“尚余遺業艱難甚,誰與斯人慷慨同!”劉道一遺留下來的革命重擔是十分艱巨的,有哪一個能像他一樣慷慨激昂地拋頭顱、灑熱血呢!中山先生極口稱贊劉道一為革命獻身的大無畏精神,深深感嘆這種熱血男兒的難得,同時也就傾瀉出對死者極其沉痛的悼念。
詩的前半部寫“哀悼”,重點寫劉道一的犧牲與革命的挫折,后半部堪稱“豪祭”,著重寫內憂外患的形勢和對革命的信心。“塞上秋風悲戰馬,神州落日泣哀鴻”,詩人描繪了一幅外患內憂交相煎迫的景象:邊地戰馬在秋風中嘶鳴,塞上烽火熊熊燃燒,外國帝國主義正虎視眈眈,伺機入侵;而國內滿清政權如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政治腐敗不堪,人民流離,哀鴻遍野。此時此際多么需要革命志士奮起救亡圖存,而恰在此時,劉道一同志與我們永別了,怎不令人愴然涕下!這一聯中“秋風”喻侵略者磨刀霍霍,同時也是以秋風蕭瑟、戰馬悲鳴烘托哀悼死者的氣氛。“落日”,則喻清王朝的搖搖欲墜。筆墨酣暢飽滿,情思悠悠不盡。
挽詩結尾從眼前的沉痛一筆宕開,描繪一幅革命勝利的前景:“幾時痛飲黃龍酒,橫攬江流一奠公。”劉道一同志,安息吧!有朝一日,我們將推翻滿清,直搗黃龍,把酒灑在大江之上祭奠你的英靈!據《宋史·岳飛傳》,岳飛曾與眾將相約:“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詩中用以喻推翻清朝的誓約。
整首詩哀挽死者,激勵生者,慷慨悲歌,沉雄豪壯,不愧為偉大革命家的杰作。
上一篇:晚泊·洪昇
下一篇:同金十一沛恩游棲霞寺望桂林諸山·袁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