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王允晳
茆屋蒼苔豈有春?翛然曾不步逡巡。
自家淪落猶難管,只管吹香與路人。
王允晳,字又點,號碧棲,福建長樂人。是近代“同光體”閩派詩人中別開生面的一家。他既不同于沈瑜慶的愛掉書袋,也不同于鄭孝胥的以詩篇眾多擅長。所著《碧棲詩》存詩不多,而皆刻意經(jīng)營。閩派詩人陳衍謂其“善于審曲面勢,筆意力戒凡近”;李宣龔序其集,謂其“意境高遠,不可一世,是真能以少許抵人千百者”,頗能指出它用筆和境界的特點。
這首《梅花》,是《碧棲詩》中思想性、藝術性高度統(tǒng)一的代表作。精妙處頗似姜夔《除夜自石湖歸苕溪》“細雨穿沙雪半銷”一首。允晳兼工詩詞,其詞也取法姜夔,可算是姜夔詩詞同工的同調。允晳本具經(jīng)濟之才,卻未嘗有機會舒展,他在清朝不過是一個舉人,做過教諭的卑職。民國以后,一度署理安徽省婺源縣縣知事。當時婺源在貧瘠的山區(qū),談不上給他搞出什么“百里侯”的業(yè)績來,他不免心情抑郁,有沉淪不遇之感。這首《梅花》,便表達了這種心情,以梅花為喻,頌揚了“自家淪落”尚“吹香與路人”的可貴品德。“茆屋蒼苔”寫冷寂之境,“豈有春”猶言春光不到,用“豈有”作拗折。第二句伸足上句,“翛然”,超脫之貌,“逡巡”,遲疑徘徊狀。對于“茆屋”,春光飄忽而過,不曾考慮是否留駐。第三句表淪落身世,卻又用“猶難管”三字作一折,第四句說“吹香與路人”的抱負,又用“只管”二字緊頂上句的“猶難管”翻進一層。這種用筆之妙,即陳衍所說的“善于審曲面勢”。當然,這詩之所以高超,在于后二句的思想境界,用筆之妙,不過是技巧問題。
這詩表現(xiàn)的忘我為人的精神,可與龔自珍《己亥雜詩》的“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一首作比較。龔詩前二句寫處境,與《梅花》前二句同,后二句說花朵雖然落在塵埃,仍然要化為春泥,保護百花。明寫“不是無情物”,也正是允晳詩中隱藏而不說的心情。龔詩“不是”、“更”用翻進一層筆法,王詩說“猶難管”、“只管”,也是翻進一層法,筆意很相近。但龔詩色彩濃郁,王詩淡秀,風格上顯示二者個性的不同。再可以把陸游《卜算子·詠梅》詞來比較一下。陸詞前半首云:“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近似這首詩所寫的處境。下半首云:“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近似龔、王二詩后二句所寫,然龔、王二詩表示積極精神,而陸詞不過孤芳自賞境界,當然不免遜一籌了。用比較的方法進行賞鑒,可以啟發(fā)思路。
上一篇:梅花開到九分·葉燮
下一篇:梅花·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