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城見月
紺煙迷雁跡,漸碎鼓零鐘,街喧初息。風檠背寒壁,放冰蟾,飛到蛛絲簾隙。瓊瑰暗泣,念鄉關、霜華似織。漫將身化鶴歸來,忘卻舊游端的。
歡極蓬壺蕖浸,花院梨溶,醉連春夕。柯云罷弈,櫻桃在,夢難覓。勸清光,乍可幽窗相伴,休照紅樓夜笛。怕人間換譜伊涼,素娥未識。
【注釋】紺(gan)煙:深紅色的暮云。風檠:指被風吹得忽明忽暗的燈。檠(qing),燈架,此處代指燈燭。冰蟾:月光。瓊瑰:美玉寶珠。此處代指淚珠。化鶴歸來:用遼人丁令威化鶴歸遼的故事。端的:確實情況。蓬壺:傳說中海中神山名,此處指杭州西湖。蕖:芙蕖,荷花。柯云罷弈:《述異記》載,晉王質入山砍柴,遇見二童對弈,一童拿一物如棗核給王質吃,王質吃后不饑。局終,童子說:“汝柯爛矣。”王質歸家后,已過百年。櫻桃在:《酉陽雜俎》載,有人夢鄰女遺二櫻桃,食之,既覺,核墜枕側。伊涼:《伊州》、《涼州》,曲名。
【鑒賞】這是一首寫亡國之痛的詞,作于作者隱居太湖竹山時。
上闋起句“紺煙迷雁跡,漸碎鼓零鐘,街喧初息”,一開始就著眼于鄉城的暮景:濃黑的煙云,零落的鐘鼓,從而折射出作者內心的凄涼。接著“風檠背寒壁,放冰蟾,飛到蛛絲簾隙”,所繪景象同樣慘淡:燈燭在寒冷的墻壁間忽明忽滅,窗外的月光透過珠網簾隙射進屋中。這無疑會加重作者的愁思,作者不由得“瓊瑰暗泣”,辛酸淚下了。“念鄉關、霜華似織”,鄉關依舊,月色如霜,暗寓社會動亂留下的遺跡,進一步抒寫自己的恨事。接著兩句用遼東化鶴回歸故土的故事,卻說“忘卻舊游端的”,這是因為物是人非、改朝換代了。作者離開故都、隱居山野的悲哀和對故國的思念之情于此表達得淋漓盡致。
下闋開篇是對舊日杭州生活的回憶:“歡極蓬壺蕖浸,花院梨溶,醉連春夕”,有居住地環境的美好,也有貴家公子的豪奢生活。讓我們回頭來看:既然“舊游”歷歷在目,那么上闋的末句又為何說“忘卻舊游端的”呢?因為作者所說的舊游,是宋都的舊游,而絕不是在元人統治下的游賞。正是由于這樣的原因,作者極度留戀宋亡前的繁華,“柯云罷弈,櫻桃在,夢難覓”,他真希望這場繁華不要像爛柯之夢,轉瞬即逝。接下來又提起月光,奉勸月光“乍可幽窗相伴,休照紅樓夜笛”。最后點明“休照紅樓夜笛”的原因:“怕人間換譜伊涼,素娥未識”,因為紅樓上吹奏的是蒙古人的樂曲,月中嫦娥也會為此感到驚詫,慨嘆人間的慘變。
此詞以言情勝,先是淡愁;見到月光后暗自感泣,已變成濃愁;通過今昔生活的比較,最后生發出不可抑制的亡國之愁。《詞潔》說此詞“勸清光,乍可幽窗相伴,休照紅樓夜笛”二句“可長留天地間”,也是意在說明此詞的后半部分將情思推向極點,感人泣下。
上一篇:張炎《綠意/疏影·詠荷葉》宋詞賞析
下一篇:劉辰翁《永遇樂·璧月初晴》宋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