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炎
辛卯歲,沈堯道同余北歸,各處杭、越。逾歲,堯道來問寂寞,語笑數(shù)日,又復(fù)別去。賦此曲,并寄趙學(xué)舟。
記玉關(guān)踏雪事清游,寒氣脆貂裘。傍枯林古道,長河飲馬,此意悠悠。短夢依然江表,老淚灑西州。一字無題處,落葉都愁。
載取白云歸去,問誰留楚佩,弄影中洲?折蘆花贈遠(yuǎn),零落一身秋。向?qū)こR皹蛄魉衼恚皇桥f沙鷗。空懷感,有斜陽處,卻怕登樓。
【注釋】辛卯: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沈堯道:沈欽,字堯道。與趙學(xué)舟(趙與仁,字元父,號學(xué)舟)同為作者文友。杭、越:杭州和紹興府。南歸后,沈欽居于杭州,作者居于紹興。玉關(guān):玉門關(guān)。此處代指北方邊關(guān)。長河:黃河。西州:化用羊曇哭謝安典,以東晉都城西州代指南宋故都臨安。舊沙鷗:喻舊時(shí)朋友。
【鑒賞】這是一首追念北游寄懷故人的壯詞,抒寫今日離別之情和家國淪亡之痛。
上闋起首一個(gè)“記”字,說明是記憶中的事。追憶中的北游是怎樣一種情景呢?那時(shí)候,天氣嚴(yán)寒,雪飄冰封,身上穿的貂裘皮衣似乎都快凍裂了。寫嚴(yán)寒境況,但“清游”兩字透出“踏雪”的快意。接著兩句由天氣轉(zhuǎn)到具體景物:沿著枯林古道,騎馬緩緩地走在古老的黃河邊上。“此意悠悠”,是“清游”的具體化,表示出悠然自適的情緒。五句詞情緊湊,詞意勃發(fā)。“短夢依然江表,老淚灑西州。”說此次北行匆匆,如一場短夢,醒來后卻依然身在江南。作者感慨平生,不禁有“西州”之痛,說自己像羊曇當(dāng)年望西州城門慟哭而去一樣,灑淚離開杭州,悲嘆自己的懷才不遇。“一字無題處,落葉都愁。”是說心情如此凄苦,一個(gè)字都寫不出來,連眼前的紛紛落葉,也都似乎在發(fā)愁。“落葉都愁”,形象地說明作者眼中的所見無一不充滿了亡國的哀愁。
下闋“載取白云歸去”,用陶宏景“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詩意,說沈堯道來訪后,又將回到他的隱居之地。“問誰留楚佩,弄影中洲?”用屈原《九歌·湘君》“捐余袂兮江中,遺余褋兮澧浦”和“君不行兮夷猶,蹇誰留兮中洲”的詩意,借湘夫人對湘君的懷念,表示對沈欽的惜別之情,同時(shí)暗喻故國淪喪后自己彷徨失意的心情。“折蘆花贈遠(yuǎn),零落一身秋。”折蘆花贈給遠(yuǎn)方的朋友,是希望朋友知道自己像秋天的蘆葦一樣凋零寂寞。“向?qū)こR皹蛄魉衼恚皇桥f沙鷗。”向著平淡無味的野橋流水走回去,友朋零落,就連身畔的沙鷗,也不是舊日所熟識的那些了。既然舊日的沙鷗都已不在,那么,物換星移,人事滄桑也就大不同了。最后三句,是感情的直接傾吐:“空懷感,有斜陽處,卻怕登樓。”意思是說,不要再去空想這些了吧。今天,江山依舊,物事全非,如果登樓望遠(yuǎn),就會懷念故國,想起朋友們來的。朋友聚散的傷悲,家國興衰的感觸,于此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怕登樓”三字,看似平淡,卻語意深長,把故國之痛、遺黎之悲一筆寫盡。
上一篇:劉辰翁《摸魚兒·酒邊留同年徐云屋》宋詞賞析
下一篇:王沂孫《法曲獻(xiàn)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韻》宋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