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在苦難中長大
(一)作家、作品
《童年》是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兩部分別為《在人間》《我的大學》)。它講述的是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
(二)內容、人物
小說從“我”隨母親去投奔外祖父寫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間”混飯吃結束,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外祖父吝嗇、貪婪、專橫、殘暴,經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們,狠心地剝削手下的工人。兩個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儈,整日為爭奪家產爭吵斗毆,瘋狂虐待自己的妻子。在這樣一個彌漫著殘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過早地體會到了人間的痛苦和丑惡。
然而就是在這樣一個可怕的環境里,也不乏溫暖與光明。這就是以外祖母為代表的另外一些人,另外一種生活。外祖母慈祥善良,聰明能干,熱愛生活,對誰都很忍讓,有著圣徒一般的寬大胸懷。另外,還有樂觀純樸的小茨岡、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獻身于科學的知識分子“好事情”,都給過阿廖沙以力量和支持,使他在黑暗污濁的環境中仍保持著生活的勇氣和信心,并逐漸成長為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和充滿愛心的人。
(三)主題
阿廖沙的成長,是《童年》最基本的主題之一。
這部作品還有一個更直接更迫切的主題——全面而真實地考察俄羅斯國民性中的強點和弱點。高爾基無情地揭露和批判了俄國19世紀以來形成的小市民的生活方式及其精神特征,鞭撻了小市民的卑鄙靈魂。
(四)阿廖沙:堅強、勇敢、正直和充滿愛心。
(五)問題設計
1.這部小說中,哪個人物給你的印象最深,為什么?
2.在如此艱難困苦、令人窒息的環境里,阿廖沙為什么沒有被壓垮或變壞,反而成長為一個堅強、勇敢、善良的人?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
上一篇:《《格列佛游記》:奇異的想像,辛辣的諷刺》中考必背古詩文集錦
下一篇:《山坡羊·潼關懷古(張養浩·元)》中考必背古詩文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