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理邏輯,又稱符號邏輯。一般認為是數學的一個分支,又是邏輯學發展的高級形態,數理邏輯的創始者是德國的數學家兼哲學家萊布尼茨。數理邏輯方法,指借助數學中常用的形式化語言方法,來研究推理中前提和結論之間的形式關系的符號邏輯方法。
數理邏輯的產生和發展,有其歷史的必然性。從傳統邏輯自身發展看,雖總結了思維的一些規律,但人們感到了傳統邏輯的不足,需要加以改造和發展,尤其是借助數學方法 (如使用符號、注重推理等) 而加以改造和發展。從數學本身的研究看,數學的基礎研究產生了大量與邏輯有關的問題。于是自萊布尼茨之后,有一大批科學家、邏輯學家、哲學家參與了數理邏輯的開拓工作,至使成為一門新興的邊緣性學科。
數理邏輯主要包括模型論、遞歸論、集合論和證明論四大分支。而數理邏輯的基礎是由命題邏輯和謂詞邏輯構成的。
數理邏輯方法可以使我們從定性研究走向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結合的方向,數理邏輯所揭示的數學中的思維規律、思維技術與思維方法以及運用數學符號描述、表達特定思維過程及使用電子元件物資手段實現其思維過程等,都為開拓我們的思維視野、探求思維規律奠定了方法論基礎。
使用數理邏輯方法,最根本的在于學懂會用“數理邏輯”基礎理論、原則和方法。同時,還必須付諸于智能機的開關線路、自動化系統和電子計算機設計的實際應用之中。
上一篇:數學相似思維法
下一篇:文學形象與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