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郿塢燃臍
典源出處 《三國志·魏書·董卓傳》注引《英雄記》 (三國·王粲撰) 曰:“暴 (董) 卓尸于市。卓素肥,膏流浸地,草為之丹。守尸吏暝以為大炷,置卓臍中以為燈,光明達(dá)旦,如是積日。”《后漢書·董卓列傳》:“ (呂)布應(yīng)聲持矛刺卓,趣兵斬之。……士卒皆稱萬歲,百姓歌舞于道。長安中士女賣其珠玉衣裝市酒肉相慶者,填滿街肆。使皇甫嵩攻卓弟 (董) 旻于郿塢,殺其母妻男女,盡滅其族。乃尸卓于市。天時(shí)始熱,卓素充肥,脂流于地。守尸吏然火置卓臍中,光明達(dá)曙,如是積日。”
釋義用法 漢末董卓擅權(quán)暴虐,作惡多端,后為呂布所殺,士人百姓群情歡慶。守尸吏在董卓的肚臍處置炷燃火,用其腹中的脂肪燃點(diǎn)照明。后用此典表示權(quán)奸惡賊被殺,罪有應(yīng)得,大快民心。
用典形式
【卓臍】 明 ·陳子龍:“卓臍已照西京域,莽頭更懸滄海上。”
【燃臍】 唐 ·杜甫:“燃臍郿塢敗,握節(jié)漢臣回。”金 ·元好問:“燃臍易盡嗟何及,遺臭無窮古未聞。”清·陳培脈:“燃臍誠已晚,動(dòng)色亦何因。”
【臍中膏】 宋·陸游:“渠魁赫起臨洮,僵尸自照臍中膏。”
【董卓臍】 明 ·徐渭:“陳遵甕減封泥液,董卓臍高塞塢金。”
【臍脂自照】 宋·蘇軾:“畢竟英雄誰得似,臍脂自照不須燈。”
【郿塢人膏】 清·王夫之:“山頭鷹眼留匡術(shù),郿塢人膏染蔡邕。”
【郿塢然臍】 清·彭定求:“藁街授首天刑速,郿塢然臍國典伸。”
【然臍郿塢】 宋·王安石:“然臍郿塢患溢世,焚寶鹿臺身易貨。’
【燃董卓臍】 唐·劉禹錫:“守吏能燃董卓臍,饑烏來覘桓玄目。”
上一篇:詩詞典故《遼東豕》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門可羅雀》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