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民歌
唧唧復(fù)唧唧,木蘭當(dāng)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11)
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12)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13)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14)策勛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強。(15)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16)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17)阿姊聞妹來,當(dāng)戶理紅妝。(18)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19)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20)當(dāng)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21)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22)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23)
【注釋】唧唧:嘆息聲。當(dāng):對著。惟:只。憶:回憶。軍帖:征兵的文書。可汗(kèhán):古代西北地區(qū)民族對君主的稱呼。點兵:召集檢閱準(zhǔn)備上戰(zhàn)場的士兵。爺:父親。下文“阿爺”同。為:為此,指代父從軍。市:購買。鞍馬:泛指馬和馬具。韉(jiān):馬鞍下的墊子。轡(pèi)頭:駕馭牲口用的嚼子、籠頭和韁繩。辭:辭別,離開。暮:傍晚。宿:過夜。但:只。濺濺:水流迅速激射的聲音。黑山:即殺虎山,在今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東南。(11)燕(yān)山:這里代指邊塞。胡騎(jì):胡人的戰(zhàn)馬。胡,古代對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稱呼。啾啾:馬叫的聲音。(12)戎(róng)機:軍機,指戰(zhàn)爭。關(guān)山:關(guān)口和山岳。度:越過。(13)朔(shuò)氣:北方的寒氣。金柝(tuò):即刁斗,古時軍中白天用來燒飯、晚上用來打更。寒光:清冷的月光。鐵衣:古代戰(zhàn)士穿的鎧甲。(14)天子:指皇帝、君主。明堂:古代帝王召集官員、舉行大典的地方。(15)策勛(xūn):記功勞。十二轉(zhuǎn):形容功勞極大。強:有余。(16)不用:不為,不做。尚書郎:官名。千里足:千里馬。兒:木蘭自稱。還(huán):返回。(17)郭:外城。扶將(jiāng):攙扶,扶持。(18)阿姊(zǐ):姐姐。紅妝:指女子艷麗的裝扮。(19)霍霍(huòhuò):磨刀迅速時發(fā)出的聲音。(20)著(zhuó):穿。(21)云鬢(bìn):像云那樣的鬢發(fā),形容好看的頭發(fā)。帖:通“貼”。花黃:古代婦女的一種面部裝飾物。(22)火伴:這里指同行的戰(zhàn)友。火,通“伙”。(23)撲朔:形容雄兔腳上毛蓬松的樣子。迷離:形容雌兔眼睛被蓬松的毛遮蔽的樣子。傍地走:并排著跑。安:怎么。
【大意】織布機唧唧地響著,木蘭對著門窗在織布。聽不見機杼作響的聲音,只聽見木蘭在嘆息。
問木蘭在想什么,問木蘭在回憶什么。(木蘭回答說)我也沒有想什么,也沒有回憶什么。昨天晚上我看到征兵的文書,知道君主在大規(guī)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書,每一卷上都有父親的名字。父親沒有大兒子,我沒有兄長,我愿意為此去買馬鞍和馬匹,替代父親去應(yīng)征。
在集市各個地方買了馬、馬鞍、轡頭、長鞭等出征的東西。早晨離開父母,晚上宿營在黃河邊,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黃河水流嘩嘩的聲音。早晨離開黃河上路,晚上到達(dá)黑山頭,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燕山胡兵戰(zhàn)馬啾啾的叫聲。
不遠(yuǎn)萬里奔赴戰(zhàn)場,像飛一樣地跨過一道道的關(guān)口,越過一座座的山岳。北方的寒氣中傳來打更的聲音,月光映照著戰(zhàn)士們的鎧甲。將士們身經(jīng)百戰(zhàn),有的戰(zhàn)死沙場,有的凱旋歸來。
木蘭勝利歸來朝見君主,君主坐在殿堂上論功行賞。記木蘭立下十二道功勛,得到的賞賜千百金還有余。君主問木蘭有什么要求,木蘭不希望做尚書郎,希望騎上千里馬,回到故鄉(xiāng)。
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攙扶著到城外迎接她;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著門窗梳妝打扮起來;弟弟聽說姐姐回來了,霍霍地磨刀殺豬宰羊。打開我閨房東面的門,坐在我閨房西面的床上,脫去我打仗時穿的戰(zhàn)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對著窗子整理漂亮的頭發(fā),對著鏡子在鬢角上貼上花黃。走出去見一同出征的伙伴,伙伴們很吃驚,都說我們相處十二年,竟然不知道木蘭是女孩。
雄兔兩只前腳時常亂動,雌兔兩只眼睛時常瞇著,所以容易分辨。兩種兔一起并排著跑,怎么能分辨出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上一篇:《世說新語·期行》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
下一篇:《唐·李賀·李憑箜篌引》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