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鑰匙·羅蘭》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自從有一天,和他因小事爭吵,我一怒離家,回來時卻發現忘帶鑰匙,又不肯按鈴請他來為我開門,只得索性坐火車去高雄住了一夜。那以后,我對鑰匙就十分小心。
在這個意義上來說,它是一種自尊的保障,獨立的象征。代表著可以我行我素的自由,和不必求助于人的快樂。
我的鑰匙好像就因為這種意義的追求,才逐漸多起來的。
除了自己住處大門、二門的鑰匙,以及家中一切備而不用的鑰匙之外,我有辦公室抽屜和四個柜櫥的鑰匙,還有發音室的鑰匙。另外我還有洛杉磯女兒住處的兩套鑰匙,和紐約朋友住處的鑰匙。她們說:“知道你這人喜歡隨時高興就跑來了,給你一套鑰匙,我們不在家,你也可以進來。”
我還有兒子住處的鑰匙。
鑰匙因此不僅是一種自由,也是一種權利和別人對你的信任。
住旅館,如果是兩個人住一間,帶鑰匙的大半是我。即使對方偶然帶走了,我會因為自己知道客房管理員手中還有一把鑰匙而覺得安心和快樂——我不會因為對方帶走了鑰匙而束手無策。
鑰匙是一種方法。如何找到這“方法”,好像是我一生都在搜集的經驗與歷練。
為了預防自己某天忘了帶鑰匙或丟了皮包,我多配了一些鑰匙,放在辦公室。必要時,我可以回辦公室去拿,而不必麻煩鎖匠或任何其他的人。辦公室晝夜都有人在。我不怕任何時候會被關在辦公室的門外——這另一套的鑰匙給我的是一種左右逢源的保障。它是一項“尋找方法的方法”。
我信賴我的鑰匙,而且對它們十分感謝,好像它們是黑夜中的一些燈,寒夜里的一爐火,或一把擋雨的傘,一件御寒的大衣。它們是如此的簡單、輕便、信實,而又可以由我自己掌握。
仿佛凡不能由我自己一個人來掌握的東西,都使我覺得不安全。不是我不信任別人,而是我不知自己肯不肯去煩勞或支配別人。我總覺得,要煩勞或支配別人的時候是很緊張的。雖然,我知道,那么多的人樂意對我付出關懷與幫助。
不說別人,電臺的老工友,每當我進了辦公室,還未坐定,他就用我留給他的鑰匙幫我把抽屜打開了,而且總會問:“又沒帶鑰匙吧?”
我接受他的好意。在他面前,我永遠可以不必說我帶了鑰匙。只有當他偶爾休假,或出去訪友的時候,我才慶幸我不會真的沒帶鑰匙,而可以很愉快地打開抽屜,取用我工作上絕對必須的唱片或錄音帶。這使我產生一種有備無患的快樂。
為了怕使未曾預料我真會從天而降的朋友或女兒大吃一驚,我還沒有這樣使用過他們善意交給我的鑰匙。不過,我也曾想像,如果某一天,天寒地凍或風雨交加,迫使我不得不找個地方落腳的時候,忽然想起,附近就有她們某一個人的住處,而我正帶著她們的鑰匙,盡管她們已去上班,或者剛好出去度假,我也一樣可以輕而易舉,開門進入她們舒適的家,讓我卸下滿身風塵、一心倦意,安穩地蜷臥在沙發上入睡——這鑰匙,對我來說,是一種可以安心的投奔。
天氣冷了,外面滴滴瀝瀝地下著冬雨。從外面回來,躲進自己的家里,插上電暖爐,把那串小小的鑰匙珍重地放回皮包內層有拉鏈的口袋,感覺上,我所擁有的一切都在這里了。于是,我忽然記起二十多年前的某一天,住處的鄰居發生火警?;艁y中,一點也想不起該先搶救什么,敞著大門跑出來,卻帶著一把開大門的鑰匙。我并不覺得自己反應錯誤,因為那是一種下意識“提綱挈領”的搶救——有鑰匙,就可以讓我擁有那個家。
女兒出國前夕,把她用的那把開大門的鑰匙交給我。我推還給她,說:“萬一你什么時候回來,我不在家呢?”——鑰匙,在這時,是一種無言的挽留。
當忍痛不得不把房子賣掉的時候,最后的割舍,是交出了那把使用了多年,感覺上猶有余溫的鑰匙,使我覺得那把交出去的鑰匙上,像是綴滿了珠鉆,而它們卻是我在這生途上奔波時的汗滴與淚滴。
不少人可能都經歷過這樣一段往事:一天,父母或鄭重其事或漫不經心地遞給你一串鑰匙,拍拍你的肩膀說“好好保管哦!”接過鑰匙的那一刻,相信許多人心里都充滿了感激與難以抑止的興奮。感激的是父母的信任,興奮的是自己終于長大了,父母開始把自己當成大人看待了!因此,一串平淡無奇的鑰匙,在不少人心里卻顯得彌足珍貴。
羅蘭從自身經歷的一件日常小事中,談到鑰匙所具有的重大意義。
首先,鑰匙“是一種自尊的保障,獨立的象征。代表著可以我行我素的自由,和不必求助于人的快樂”。有了自己掌握的鑰匙,就可以自由地打開門、抽屜,取用所需的物品,而不必擔心被拒之門外的不快和尷尬,也不會因無法拿到必需用品而著急。鑰匙,讓人充滿由于可以把握自身而產生的自信與快樂。
其次,鑰匙“也是一種權利和別人對你的信任”。曾有人戲謔,在這個科技日益發達的現代社會里,人類離月球越來越近,卻離自己的鄰居越來越遠。防盜門一層一層地加厚,人與人的溫情卻一日一日地減弱。大家互相提防,總是用警惕、懷疑的目光看著周圍的人和事。許多美好的情感、傳統的道德亦淪喪于現代文明的喧擾聲中。信任成了一種奢侈品,一種精打細算的現代人不愿支付的奢侈品。
但是,文章中我們又體會到了這種久違的情感。兒女和朋友把各自住處的鑰匙交給作者,這是對她完全的信任和真心誠意的歡迎、接受,使她在無助無援時有一種“安心的投奔”,一種堅實的依靠。而且,鑰匙還凝聚著使用者在“生途上奔波時的汗滴與淚滴”,它們是人生歷程忠實的見證者,維系著許多有關生命、愛情、親情和友情美好溫馨的回憶?;蛟S,那把抽屜鑰匙,曾開啟了作者青春歲月熱情的歡笑、輕盈淺淡的感傷與小小的煩惱,以及對人生的思索和感悟;那把信箱鑰匙,卻開啟了許多滾燙熱烈的愛的密語,或含蓄或大膽的心的告白和真切體貼的問候;那把大門鑰匙,則開啟了一杯溫暖的香茗,一桌飄香的飯菜和家人和煦燦爛的笑靨……擁有一把把被手指觸摸得光滑閃亮、帶有體溫的鑰匙,就擁有了親情和友情,擁有了濃濃的愛意。
現代散文名家林語堂曾說過:“我所要搜集的理想散文,乃得語言自然節奏之散文,如在風雨之夕圍爐談天,善拉扯,帶情感,亦莊亦諧,深入淺出,如與高僧談禪,如與名士談心,似連貫而未曾有痕跡,似散漫而未嘗有伏線,欲罷不能,欲刪不得,讀其文如聞其聲,聽其語如見其人。”讀羅蘭的《鑰匙》,我們也有這種“讀其文如聞其聲,讀其語如見其人”的感覺。作者從生活瑣事引發出對鑰匙的深切認識,文章行文流暢,無一絲板滯,筆調輕松明快而又從容平和。尤其是羅蘭散文的語言平實本色,不作任何華麗的修飾,對一些心理感受的描寫真實可感,如:“天氣冷了,外面滴滴瀝瀝地下著冬雨。從外面回來,躲進自己的家里,插上電暖爐,把那串小小的鑰匙珍重地放回皮包內層有拉鏈的口袋,感覺上,我所擁有的一切都在這里了。”這段質樸無華而又充滿感情的話語,像山間靜靜流淌的丁冬清泉,像徐徐而來吹面不寒的楊柳風,讓人心平氣和怡情悅性。
上一篇:《野草·夏衍》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陽臺上的遺憾·韓少功》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