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不知恥①者,無所不為②。
【出處】
《魏公卿上尊號表》,作者歐陽修,北宋著名文學家、詩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注釋】
①恥:羞恥。②無所不為:沒有什么事情做不出來。
【譯文】
不知羞恥的人,什么事都干得出來。
【賞析與啟迪】
一個擁有一定道德修養(yǎng)的人,往往有一顆羞恥之心,懂得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
一個恬不知恥的人,必然人格低下,道德淪喪,拿肉麻當有趣,視低俗為樂事,既不懂得尊重別人,更不懂得自尊自愛,這樣的人,既不愿接受法律的約束,也不愿遵守社會公德,往往會被他人稱為“無恥之徒”。
有了羞恥心,人就有了衡量榮譽和恥辱的尺度,就能明是非,辨善惡,知對錯,識美丑。
有了羞恥心,人就有了道德規(guī)范和行為準則,懂得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
有了羞恥心,人就能看到自己與別人的差距,知恥而后勇,奮起直追,超越平庸。
上一篇:《不知理義,生于不學?!纷g文與賞析
下一篇:《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