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朧荊棘一鳥吟,屢唱提壺酤酒吃。》原詩出處,譯文,注釋
夕陽的余暉灑落在荊棘叢中,模糊聽見有一只鳥在吟唱,“提壺,提壺”的聲音不絕于耳,仿佛在勸行人停下腳步去酒店買酒吃。詩句用提壺鳥的叫聲象征有人勸酒,自然而巧妙。本來“朦朧”之中一鳥吟,就烘托出一個靜寂安謐的氛圍,行人就自然而然想到若在此刻再有美酒相伴該有多美,何況又有提壺鳥的鳴聲提示呢?這就愈加使行人饞酒不已了。詩句簡明單純,合情合理,富有生活情趣。
注: 提壺,鳥名,其鳴聲象“提壺”,古人遂作為象征勸酒的鳥。荊棘,帶刺的灌木。朦朧,原形容月夜不明,這里是模糊的意思。
《朦朧荊棘一鳥吟,屢唱提壺酤酒吃。》古詩句出處:唐·崔國輔《對酒吟》
上一篇:《朔風吹飛雨,蕭條江上來.既灑百常觀,復集九成臺.空濛如薄霧,散漫似輕埃.》原詩出處,譯文,注釋
下一篇:《未將梅蕊驚愁眼,要取椒花媚遠天.》原詩出處,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