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望余雪
作者: 江楓
【原文】: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原文作者】:祖詠
【鑒賞】:
唐代京城長安,有一年舉行進士考試,正逢雪后初晴的好天氣,主考大人就以“終南望余雪”為題,試詩一首。有一位青年考生祖詠,拿到試題后,臨窗遙望城南郊野的終南山,只見那巍巍雪山象一幅畫屏張在門前,多好看啊!詩興油然而生,揮筆寫下上面這首詩。
詩的第一、二兩句說:終南山北嶺(北嶺背陽光,故叫陰嶺)一派蒼秀的景色,多美呀,那山頂上堆積的皚皚白雪,仿佛飄浮在云端。因為“陰嶺”不見陽光,所以“積雪”未消,又因為山勢的高峻,所以抬頭向上看,那山頂的積雪好象飄浮在云端了。這兩句詩寫得很精彩,而且題點得好,題目是《終南望余雪》,這頭兩句把題中“望”、“終南”、“雪”都寫到了,只剩下一個“余雪”的“余”字,沒有著落。
詩的第三、四兩句說:在傍晚時分,天晴了,只見那山樹的林梢上反射出一片陽光,照著“余雪”,顯得分外明亮晶瑩,而殘雪融化時帶來的寒氣,隨著暮色降臨,城里的人們似乎覺得天氣更加寒冷了。俗話說:“雪前暖,雪后寒”,這后兩句把“余雪”(殘雪)的景況寫得很充分。
詩寫到這里,祖詠覺得“終南望余雪”這五個字都寫到了,還有什么可說呢?可是按當時應試詩的格式,要寫成六韻十二句的五言排律詩。他想:如果勉強再湊幾句,畫蛇添足,不成好詩了,他便毅然交卷。主考大人問他為什么只寫四句,祖詠說:“要寫的意思,都寫完了。”祖詠這樣做是需要很大勇氣的,因為等待他的無疑將是落榜的命運。文章的長短要根據內容需要,沒有內容的長文章象舊時老太太的裹腳布又臭又長,只會討人嫌。祖詠這種實事求是的精神,是值得稱贊的,他在這次考試中雖然沒有金榜提名,但他的這首《終南望余雪》詩,卻人人夸贊,成了詠雪的千古絕唱。
上一篇:《答武陵田太守》少兒唐詩鑒賞
下一篇:《結襪子》少兒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