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風飄胡雁,慘淡帶砂礫。長林何蕭蕭,秋草萋更碧》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朔風飄胡雁,慘淡帶砂礫。長林何蕭蕭,秋草萋更碧》是關于描寫《繪景狀物·季節時辰·秋冬》類的詩句。
猛烈的北風使南歸的大雁不能自由翱翔而隨風飄飛,一“飄”字活畫出大雁艱難飛行的情態,生動真切。飛沙走石,天昏地暗,無邊的林木發出蕭蕭的響聲,茂盛的秋草更加碧綠。朔風勁吹,北雁南歸,砂礫橫飛,長林蕭蕭,秋草萋萋,詩人借這些典型物態,匯成了一幅凄涼的塞上寒秋圖。抒發了作者流寓秦州時的悲涼情懷。
注: 砂礫(lì),碎石。萋,草茂盛的樣子。慘淡,暗淡無色。
杜甫《遣興五首》 《全唐詩》第2290頁。
上一篇:《朔風扣群木,嚴霜雕百草》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下一篇:《束薪已零落,瓠葉轉蕭疏.幸結白花了,寧辭青蔓除》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