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雁
作者: 徐楓
【原文】:
崔涂
幾行歸塞盡,念爾獨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遲。
渚云低暗度,關月冷相隨。
未必逢矰繳,孤飛自可疑。
【原文作者】:崔涂
【鑒賞】:
這是一首寫離群孤雁的詩。詩人常年離家在外,自稱是“孤獨異鄉人”。獨依客舍,體會失群孤雁的凄涼處境,就很有以孤雁自喻、慨嘆飄泊天涯、世路艱難的意思了。
頭兩句是說:春天來了,幾行列隊北飛的大雁都回到塞上了,而你——失群的孤雁啊,我深深地把您牽記。您孤單單地要飛往哪里去呢?大雁是侯鳥,每年春分以后,要從南方向北飛到塞外,故云“歸塞”。詩人親切地稱一只離群的雁為。“爾”,即您、你。
三、四句是說:孤雁啊,在黃昏暮雨中,只聽得您凄凄嚦嚦地呼喚著已經失散的同伴。又看到您在寒冷的池塘上空苦苦盤旋,想下又不下,憂心忡忡。“暮雨”、“寒塘”,渲染了失群的凄涼氣氛,“相呼失”、“欲下遲”,則把孤雁失群后那種左顧右盼、彷徨失措的樣子,那種孤弱無援、膽怯多疑的心態、形態寫活了。
五、六句說:孤雁啊,你的處境是這樣險惡,水洲云霧就在你的下邊,只見你悄悄飛度云層,一點不敢聲張。你又是這樣的孤單,夜深了,空廓的天空中,只有關塞上的明月冷冷地伴隨著你,多么凄涼。
七、八句是說:孤雁啊,雖然你未必會遭到冷弓暗箭的傷害,但你失群孤飛,總使人易生疑懼呀。(矰(zēng曾),短箭。繳(zhuó濁):系箭的絲繩。)
這首詩表面上是寫一只失群的孤雁,實際上是詩人以孤雁自比,寄寓了作者自己流離失所的飄零身世,反映了晚唐社會一個知識分子的孤獨彷徨、無所依傍、時時憂懼遭禍的心態。
上一篇:《嫦娥》少兒唐詩鑒賞
下一篇:《官倉鼠》少兒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