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里富熏天,高樓夜吹笛.焉知南鄰客,九月猶絺绤》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北里富熏天,高樓夜吹笛.焉知南鄰客,九月猶絺绤》是關于描寫《諭理警世·針砭時弊》類的詩句。
“北里”的權貴們在高樓豪門中花天酒地,輕歌曼舞,笛聲徹夜不息。哪知“南鄰”的窮人們卻于深秋九月還穿著夏天的粗布單衣,在蕭瑟的寒風中戰栗。鮮明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社會貧富懸殊的極大憤慨?!把芍倍?,是對統治者的義正詞嚴的質問。詩句深刻揭露出權貴們不問民間疾苦,只知自己尋歡作樂的丑惡行徑。
注: 北里,長安城中最北面是宮城、皇城。宮城住皇帝妃子,皇城附近住官員, 長安城南半部,則為窮人居住。 絺绤(chīxì) ,粗葛布,做夏衣的布料。
杜甫《遣興五首》其一《全唐詩》第2290頁。
上一篇:《北眺崿嶂奇,傾崖向東摧》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下一篇:《北風受節南雁翔,崇蘭委質時菊芳》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