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百姓寧賤售而與民為市,不貴值而與官為市①。故物滿于廛,貨充于肆,官求之則不得,益價而求之亦不得。有一官府欲采繒,知市值②,密使吏增直,得之。既行,而商知其官買也,追之,已入公門矣。是商也,明日逃去。人謂商曰:“此公物不虧值。”曰:“吾非為此公。今日得我一繒,他日責我無極。人人未必皆此公,后日未必猶此公也。減直何害?甚者經年不予直;遲直何害?甚者竟不予直;一物無直何害?甚者數取皆無直。吏卒因而附取亦無直。無直何害?甚者無是貨也而責之有,捶楚亂加。為之遍索而不得,為之遠求而難待。誅求者非一官,逼取者非一貨,公差之需索,公門之侵扣,價銀之低假又不暇論也。嗟夫!寧逢盜劫,無逢官賒。盜劫猶申冤于官,官賒則無所赴訴矣。”予聞之,謂僚友曰:“民不我信③,非民之罪也。彼固求貨之出手耳,何擇于官民?又何親于民而何仇于官哉?無輕取,無多取,與民同直而即日面給焉,年年如是,人人如是,又禁府州縣之不如是者,百姓獨非人哉?無彼尤也。”
【譯文】百姓寧肯貨物賤賣給普通百姓,也不愿貴一點兒賣給官府。因此貨物堆滿了貨倉、擺滿了集市,官府去購買則買不著,加價去買也買不到。有一個官府要買絲綢,了解到市場的價格,就秘密派小吏用高一些的價錢去買,買到后就走了。商人知道是官府買的,馬上去追,買貨的人已進了官府的大門。第二天這個商人就逃走了。有人對這個商人說:“這個公差來買貨,沒有在價格上讓你吃虧。”商人說:“我逃走不是因為這名買貨官吏。官府今天得到我一匹綢緞,明天要的就不知會有多少。來買貨的未必人人都像這個官吏,以后來買的未必都是這個官吏。價錢低一點兒有什么關系?可是有時一年也不給錢。遲付錢有什么關系?可是有時一個錢也不給。一件貨物也不給錢沒什么關系,可是有時多次拿走貨物也不給錢,吏卒捎帶著拿走貨物也不給錢。不給錢也沒什么關系,甚至沒有這種貨物也非說有,還要胡亂打人。這時到處去尋也找不到,到遠處去找,他們還不愿等。來索要的不是一個官,來逼取的也不是一種貨。公差的需索,公門的侵扣,價錢低,銀子是假的,還不必說。唉!寧愿遇到盜賊搶劫,也不要遇到官府來賒貨啊!被盜賊搶劫了還可以到官府去伸冤,被官府強賒又到哪里去講理呢?”我聽到這些,對同僚說:“民眾不相信我們,這不是民眾的錯誤啊!他們本來是希望把貨賣出去的,何必還要選擇是官是民呢?對民有什么親而對官又有什么仇呢?如果不輕易地奪取,不多取,和百姓給同樣的價錢而且當時就付錢,年年如此,人人如此,對州縣不這樣做的人要嚴令禁止,百姓難道不是人嗎?他們就不會有那樣的怨言了。”
注釋
【注釋】①貴值:價錢高。 ②市值:市場出售價格。 ③民不我信:即民不信我。
上一篇:而今當民窮財盡之時,動稱礦稅之害。以為事干君父,諫之不行,總付無可奈何。吾且就吾輩安民節用以自便者言之。飲食入腹,三分銀用之不盡,而食前方丈,總屬暴殄,要他何用?仆隸二人,無三十里不肉食者,下程飯卓,要他何用?轎扛人夫,吏書馬匹,寬然有余,而鼓吹旌旗,要他何用?下莞上簟,公座圍裙,盡章物采矣,而滿房鋪氈,要他何用?上司新到,須要參謁,而節壽之日,各州縣幣帛下程,充庭盈門,要他何用?前呼后擁,不減百
下一篇:古今觀人,離不了好惡,武叔毀仲尼,伯寮愬子路,臧倉沮孟子,從來圣賢未有不遭謗毀者,故曰:其不善者惡之,不為不善所惡,不成君子。后世執進退之柄者,只在鄉人皆好之上取人,千人之譽不足以敵一人之毀,更不察這毀言從何處來,更不察這毀人者是小人是君子。是以正士傷心,端人喪氣。一入仕途,只在彌縫涂抹上做工夫,更不敢得罪一人。嗚呼!端人正士叛中行而惟鄉原是師,皆由是非失真、進退失當者驅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