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
夜闌: 夜深。更: 還。秉燭: 點起蠟燭。句意: 已到深夜,還掌著燈,夫婦相對,像在夢中一樣。寫出了動亂時代久別重逢的情景。唐司空曙 《云陽館與韓紳宿別》詩“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宋晏幾道 《鷓鴣天》 詞 “今霄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宋陳師道 《示三子》 詩 “了知不是夢,忽忽心未穩”,都受杜甫這兩句的影響。
唐杜甫 《羌村》 詩三首之一: “崢嶸赤云西,日腳下平地。柴門鳥雀噪,歸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世亂遭飄蕩,生還偶然遂。鄰人滿墻頭,感嘆亦歔欷。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 ( 《杜詩詳注》 五卷391頁)
宋陸游 《老學庵筆記》 卷六: “杜詩 ‘夜闌更秉燭’,意謂夜已深矣,宜睡,而復秉燭,以見久客喜歸之意。” 《苕溪漁隱叢話》 前集卷六引 《幕府燕閑錄》: “盛文肅夢朝上帝,見殿上執扇,有詩題云: ‘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意其天人詩,識之。既寤,以語客,乃杜甫詩也。”
上一篇:《塔影掛清漢,鐘聲和白云.》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