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其種者,鉏而去之。》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非其種者,鉏而去之。
鉏:同“鋤”。句意: 在中耕時,發(fā)現(xiàn)禾苗中不是自己種的苗子,就把它鋤掉。意在諷刺呂后任人唯親,專用呂氏家族的用人政策。
漢劉章 《耕田歌》: “深耕穊種,立苗欲疏。非其種者,鉏而去之。” ( 《史記》 五二卷2001頁)
《史記·齊悼惠王世家》: “高后立諸呂為三王,擅權(quán)用事。朱虛侯年二十,有氣力,憤劉氏不得職。嘗入侍高后燕飲,高后令朱虛侯劉章為酒吏。……酒酣,章進飲歌舞。已而曰:‘請為太后言 《耕田歌》。’ 高后兒子畜之,笑曰: ‘顧而父知田耳。若生而為王子,安知田乎?’ 章曰: “臣知之。’ 太后曰:‘試為我言田。’ 章曰: ‘深耕穊種……’ 呂后默然。”
上一篇:《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