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
作者: 徐楓
【原文】: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亭濁酒杯。
【原文作者】:杜甫
【鑒賞】:
這首七律是公元767年重陽節,杜甫在長江邊上的夔州登高時所寫的一首著名的悲秋詩。
一、二兩句的意思是說:秋風猛勁地吹著,天空高遠而遼闊,峽中不時傳來陣陣猿猴的長嘯,那聲音悲哀凄涼。江中小洲,流水清清,陽光下沙灘泛白。一群鳥兒在沙洲邊不停地來回飛翔。“渚”,水中沙洲。這兩句寫登高望遠時所看見的秋景。
三、四兩句的意思是說:一望無邊的秋樹啊,只見那落葉紛紛飄墜;奔流不息的長江水啊,依然滾滾而來。“落木”,指落葉。黃葉飄零,預示著時令轉換,一年又要過去了。悲水東流,人生大好光陰不也就像這長流水一樣逝去么!
五、六兩句的意思是說:我常常萬里漂泊,隨著秋天的到來更添了多少愁緒。今日我以衰老多病之身,而垂暮孤獨地登上這夔州高臺。“百年”,指一生。古人每逢重陽節(陰歷九月九日)有登高賞菊的風俗。詩人此時老年多病,離鄉萬里,重陽佳節,無人作伴,獨自登高看到的又是萬木蕭疏的秋景,怎不叫他觸景傷懷呢!
最后兩句的意思是說:時事艱難,命途多舛,可恨我這雙鬢已經白如霜了。在窮愁潦倒中過節,真想喝一杯,偏又戒酒了,連一杯澆愁的濁酒也不可得啊!亭同“停”,這時杜甫因生肺病戒酒。
這首詩雖是寫悲秋,但取境宏大開闊,語勢慷慨激越,所以給人的感覺并不消沉,而是悲壯。整首詩情景交融,自然奔放,頓挫有致,被后人贊為古今七律第一首。
上一篇:《登金陵鳳凰臺》少兒唐詩鑒賞
下一篇:《登鸛雀樓》少兒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