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注釋】
選自《論語·雍也》第十一章。
簞(dān):古代盛飯的圓形竹器。
食:飯。
飲:水。
陋巷:簡陋的小巷。
堪:忍受。
回:顏回,孔子的學(xué)生。
【賞析】
孔子贊譽(yù)顏回具有“安貧樂道”的精神,這也是孔子大力提倡的人格精神。他說: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意思是:顏回是個賢能的人啊!一簞飯食、一瓢飲水,住在簡陋的巷子里,這樣的貧困憂愁,其他人都受不了,顏回卻在其中快樂地學(xué)習(xí)著。
“仁”是孔子一生身體力行追求的目標(biāo),也是他循循教導(dǎo)弟子去實踐的理想境界。在眾多弟子中,孔子認(rèn)為,顏回在實踐“仁”的道德精神方面,做得最好。具體體現(xiàn)在“安貧”上,吃簡單的飯食,喝涼水,住簡陋房屋,卻沒有一句怨苦之言。但僅僅安于這種貧困生活是不夠的,顏回真正可貴的,還在于不因為條件惡劣而改變自己刻苦學(xué)習(xí)、實踐“仁”的樂趣。所以,孔子把他視作實踐道德精神的榜樣。
后來,人們把孔子和顏回這種重視物質(zhì)享受之外的精神生活的精神,稱為“孔顏樂處”。
宋代思想家對“孔顏樂處”推崇備至,視為道德修養(yǎng)的崇高典范。
今天,物質(zhì)生活已經(jīng)極為豐富,但尋求一種高尚的精神生活,充實因物欲侵蝕而變得有些空虛的心靈,仍然是人們孜孜以求的一種道德需求和良方。
上一篇:《關(guān)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