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注釋】
選自《孫子·虛實篇》。
常勢:固定不變的態勢。
常形:一成不變的形態。
因:依據。
神:神妙,高明。
【賞析】
用兵的規律好似流水,流水總是避開高處流向低處,所以用兵應該像流水一樣,避開敵人防守堅固的地方,攻擊敵人空虛薄弱的地方。所以孫子說: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意思是:用兵沒有固定不變的態勢,流水沒有固定不變的形態。能根據敵情的變化而變化從而取得勝利,才稱得上高明。
孫子認為,“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是軍事斗爭的基本規律,也是軍事行動必須要遵守的原則。他的許多軍事思想都貫穿了這一原則。中國古代許多優秀的將領,也是在恰當地運用了這一原則后,才在紛繁復雜的戰場形勢下取得勝利。漢代周亞夫就是其中之佼佼者。
漢景帝時,吳、楚等七國叛亂,條侯周亞夫奉命征剿。周亞夫深知吳軍銳氣很盛,難以和他爭鋒;而楚軍輕佻,不能持久。于是深溝高壘,堅守昌邑,不與正面交鋒。吳軍見周亞夫固守不出,并不支援梁國,于是集中力量,攻打梁國。周亞夫便乘機派輕兵斷絕吳軍的糧道。
吳、楚聯軍攻勢猛烈,銳不可當。梁孝王抵敵不住,頻頻向周亞夫求救。周亞夫始終按兵不動。梁孝王只得以死相拼。吳軍在梁地沒有占到便宜,打算西進,在下邑與周亞夫相遇。吳軍糧草不濟,欲求速戰,周亞夫仍然堅守不出。
吳王劉濞沒有辦法,一面佯攻,一面偷營,結果遭到迎頭痛擊,潰不成軍。周亞夫乘勝進兵,一一將楚王、膠西王、膠東王、淄川王、濟南王和越王打敗,徹底平定了“七國之亂”。
上一篇: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動于九天之上。|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