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注釋】
選自晉代·陶淵明《桃花源記》。
平曠:平坦開闊。
儼然:整齊的樣子。
屬:類別。
阡陌:田間小道。其中南北稱“阡”,東西稱“陌”。
交通:相互交叉通達。
【賞析】
陶淵明生活在東晉末年,又經歷了劉裕篡晉的動亂,深切體驗到了社會的黑暗和人生的憂苦。因此,他在自己的名作《桃花源記》里,塑造了一個安寧和平、沒有戰亂、沒有剝削、沒有貧窮、人們和樂相處、民風淳樸的人間仙境,集中反映自己的美好社會理想和對理想世界的憧憬和追求: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意思說:土地平整開曠,屋舍整整齊齊,房前屋后有良田、魚池,環繞著茂盛的桑樹、竹林。田間小路東西南北交錯縱橫,雞鳴犬吠之聲相互都能聽到。
這是陶淵明理想中的一方凈土。這里,“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一派平和安寧的田園風光。這里,無君無臣,無爭無斗,人與人、人與大自然之間都表現為和諧的、完美的統一。人民沒有戰亂干擾,沒有壓迫剝削,沒有憂傷,也沒有沉重的賦稅和徭役,處處恬靜、和樂,人人敦厚、純樸。男耕女作,無拘無束,“黃發垂髫”,“怡然自樂”,更具有一種寧馨、和睦、自給自足的淳樸與富足。
陶淵明不愿為五斗米折腰,辭官歸隱后,以自己的生活理想為圭臬,以農村的真實生活為源泉,虛構了一個自己夢寐以求的理想境界——美麗如仙境般的世外桃花源,真實地反映了作者呼喚人間樂土的希望。同時,它也代表了廣大人民渴望擺脫壓迫和剝削、追求幸福安寧生活的強烈愿望。
《桃花源記》塑造的“世外桃源”在中國人的心目具有恒久不衰的魅力。千百年來,人們談論社會理想時,都會想到那片神奇的、保留著人間真情、純樸和美好的桃花源。
上一篇: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華鮮美,落英繽紛。|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