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狡兔死,走狗亨;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注釋】
選自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
亨:通“烹”。
藏:收藏。
【賞析】
韓信是西漢第一大功臣,他離開項羽,效力劉邦后,從定策漢中,俘虜魏王,生擒夏說,誅殺成安君,破趙脅燕,到東平國,南滅楚,無往而不勝,展現(xiàn)出了過人的軍事才能。在楚漢相爭的關鍵時刻,他拒絕蒯通勸其自立、三分天下之策,不肯背棄漢王。垓下一戰(zhàn),他指揮30萬大軍,一舉全殲項羽,贏得了楚漢戰(zhàn)爭的決定性勝利。這些蓋世奇功,獨一無二。其功勞之大,已經(jīng)無賞可領了。
然而功高震主,項羽剛滅,劉邦便以突然襲擊的方式,馳入韓信軍中,收了他的兵權,由齊王貶為楚王。接著,劉邦又以韓信謀反為由,采用陳平之計,到南方楚地巡視,將其拘捕鎖綁起來。直到這時,韓信才有所醒悟,感嘆地說:
“‘狡兔死,走狗亨;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
意思是:狡黠的兔子死了,獵狗就要被烹殺;高飛的鳥沒了,良弓就要收藏起來;敵國已經(jīng)消滅了,謀臣就要被誅殺。天下已經(jīng)平定,我自然當被烹煮。
韓信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杰出的軍事家,其用兵多多益善,靈活多變。劉邦的大半個江山,都是靠韓信打下來的。劉邦發(fā)自內心地說:“連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高祖本紀》),并稱之為“人杰”。
然而韓信的結局卻是悲劇性的。漢初三大軍事功臣韓信、彭越和黥布,都以謀反罪被夷三族。其中功勞最大的韓信,是第一個遭擒拿,第一個被解除軍權的人。
這一次,劉邦沒有殺韓信。車駕到雒陽后,劉邦赦免了韓信,再次貶官,降為淮陰侯。但是不久,韓信又陷“叛逆”之罪,被呂后和蕭何設計騙入宮中,秘密斬殺于長樂宮懸鐘室。
這一句連用兩個譬喻,比喻封建社會統(tǒng)治者一旦功業(yè)成就,便忘恩負義,誅殺功臣和賢能之士的行為。司馬遷在《史記》中,兩次用到這句話:一次是越國謀臣范蠡給大夫文種的信,勸文種功成身退,離開越王勾踐,以避免殺身之禍;一次便是這次韓信被劉邦以巡狩之計逮捕。無論是范蠡用以揭示勾踐為人的本性,還是韓信用以宣泄對劉邦誅殺功臣的不滿和譴責,都表達得極為恰切,極為深刻。
上一篇: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