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注釋】
選自漢·賈誼《過秦論》(上)。
秦孝公:名渠梁,公元前36l~前338年在位。
崤(xiáo)函:崤山、函谷關。崤山,在今河南省西部。函谷關,在今河南靈寶東北。
雍州:古代九州之一.包括今甘肅、陜西和青海部分地區。
窺:偷看。這里有伺機奪取之意。
周室:東周王朝政權。
席卷:像卷席一樣占領全部土地。
包舉:像用布包東西那樣全部包進去。這里指全部占有。舉,收取。
囊括:像用口袋裝東西一樣全部裝進去。
八荒:八方荒遠之地。四方及四隅稱為八方。
【賞析】
賈誼的《過秦論》,是西漢一篇極負盛名的論文。漢代司馬遷《史記·始皇本紀》引用了這篇文章作為對秦的評價。
秦朝短祚,其歷史教訓引人深思。漢承秦制,前車之鑒猶歷歷在目。如何汲取秦朝亡國的教訓,制定一個長治久安的政策,是漢初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賈誼順應時代潮流,寫了這篇文章,探討秦的過失,給漢代新興王朝提供歷史的經驗和鑒戒。在談到秦王朝上下一心,窺視中原,欲一統天下時,賈誼說:
“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意思是:據守著崤山、函谷顯要的關口,擁有雍州廣袤肥沃的土地,君臣同心固守,尋找機會滅亡周室;大有席卷天下,統一全國,將各諸侯國納入自己統轄范圍的野心。
周平王東遷以后,王道日漸衰微。春秋五霸崛起,稱雄諸侯,戰國七強紛爭,兼并攻掠,較智較力。在這各國紛爭日盛之時,無論提倡仁義、兼愛的儒、墨,還是崇尚自然、憤世嫉俗的老、莊,都不能迅速地解決富國強兵的問題,因此受到冷落。
秦孝公胸懷大志,任用商鞅實行變法,國力大增,最終從一個邊鄙小國走向強盛,擁有了統一天下的基礎。這時的秦國,不論政策措施,國勢兵威,還是外交斗智,都處于絕對的優勢地位。因此,文中使用排比兼偶對的句式,一連貫用“席卷”、“包舉”、“囊括”、“并吞”四個動詞,構成一種不可抗拒的氣勢,一瀉千里,銳不可當,形象地表達出了秦國統一天下的雄心。相形之下,使人強烈感到,各諸侯國智短力薄,猶如一盤散沙,遲早會被強大勇猛的秦軍橫掃干凈。
從語義上分析,這四個動詞是一個意思,如果只用一個,也能表達清楚文意,似乎有重復之嫌,但那樣的話,文章磅礴的氣勢,飛揚的辭采便隨之喪失,秦國傲視群雄,不可一世的霸氣也大大削弱了。
上一篇:詩人對于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小智自私兮,賤彼貴我。達人大觀兮,物無不可。|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