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恒言曰“學問”,未有學而不資于問者也。土非土不高,水非水不流,人非人不濟,馬非馬不走。絕世之資,必不如專門之夙習也;獨得之見,必不如眾議之參同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清·魏源《默觚·治篇》,兼采眾長類名言句子
人常常說 “學問”, 學問, 學問, 沒有學習不去依靠詢問的。土丘離開了土不會高, 水流沒有水不會流, 人不向人學習不會成功, 馬不與馬爭先不會奔馳。 即便有蓋世的天賦, 也一定不如堅持專心致志的學習成就大; 即便有獨到的見解, 也一定不如眾人共同商討的意見正確。
上一篇:《師無往而不在也.鄉國天下,古人師善人也.三人行則師惡人矣,予師不止此也.鶴之父子,蟻之君臣,鴛鴦之夫婦,果然之朋友,烏之孝,騶虞之仁,雉之耿介,鳩之守拙,則觀禽獸而得吾師矣.松柏之孤直,蘭芷之清芳,蘋藻之潔,桐之高秀,蓮之緇泥不染,菊之晚節愈芳,梅之真白,竹之內虛外直,圓通有節,則觀草木而得吾師矣.山之鎮重,川之委曲而直,石之堅貞,淵之涵蓄,土之渾厚,火之光明,金之剛健,則觀五行而得吾師矣.鑒之明,衡之直,權之通變,量之有容,概之平,度之能較長短,篷之卷舒,蓋之張弛,綱之綱紀,機之經綸,則觀雜物而得吾師
下一篇:《天下無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眾白也.夫取于眾,此三皇五帝之所以大立功名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