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人不實用養性之功,皆因不理會夫子兩“習”字之義。“學而時習”之習,是教人習善也;“習相遠也”之習,是戒人習惡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清· 顏元 《言行錄》,學用結合類名言句子
學者不能實際下涵養本性的功夫, 都是由于沒能領會孔子的兩“習”之含義。“學習要經常溫習”之習,是讓人溫習好的東西;“習慣相差甚遠”之習, 是讓人戒防養成壞的習慣。
《學人不實用養性之功,皆因不理會夫子兩“習”字之義。“學而時習”之習,是教人習善也;“習相遠也”之習,是戒人習惡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清· 顏元 《言行錄》,學用結合類名言句子
學者不能實際下涵養本性的功夫, 都是由于沒能領會孔子的兩“習”之含義。“學習要經常溫習”之習,是讓人溫習好的東西;“習慣相差甚遠”之習, 是讓人戒防養成壞的習慣。
上一篇:《開聰明,長才見,固資讀書,若為質養性,必在行上得之.不然,雖讀書萬卷,所知似幾于賢圣,其性情氣量仍毫無異于鄉人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法乾論“讀書萬卷,若無實得實用,終是無益”.先生曰:“然.德行、經濟、涵養俱到,讀書一二卷亦足,雖不讀書亦足.試觀‘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皆致知事也,何字是讀書?讀書特致知之一端耳.”》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