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出處】
《孟子·離婁上》。
【譯文】
恭敬別人的人不會侮辱別人,自己節儉的人不會掠奪別人。
【賞析與啟迪】
對人是不是恭敬有禮,看起來好像是一個人的品行修為問題,實際上是決定一個人在社會上安身立命的大問題。只有虛心待人、恭敬有禮貌,才能與人溝通交流,得到別人的認可。一個傲慢無知、不尊重他人的人,是不會得到他人的尊重與愛戴的。
節儉的人不貪圖財物,不奢侈,不虛浮,不鋪張浪費。從節約一粒糧食、珍惜一滴水做起,逐步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生活儉樸的人不一定是因為貧窮,更多的時候是一種美德的表現。他們懂得別人的財富也是血汗換來的,是勞動的成果,不會用欺騙、掠奪等卑劣手段去侵占。
一個人的形象是一封無字的介紹信。人們往往通過你的語言、行為、儀表,來判斷你是一個什么品位的人。如果你想在生活中給別人留下一個好印象,就應該注重禮貌,謙遜待人。
上一篇:《歸真返璞,終身不辱。》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