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恭而無禮則勞①,慎②而無禮則葸③,勇而無禮則亂,直④而無禮則絞⑤。
【出處】
《論語·泰伯》。
【注釋】
①勞:勞累,疲憊。②慎:小心,當心。③葸:害怕,畏懼。④直:率直,耿直。⑤絞:急切,說話尖刻刺人。
【譯文】
一味恭敬而不合禮儀,就會使人十分疲憊;小心謹慎而不合禮儀,就會讓人感到畏懼;勇敢而不合禮儀,就會發生不該發生的事情;率直而不合禮儀,就難免說話尖刻刺人。
【賞析與啟迪】
孔子通過人們的幾種日常行為,闡述了重視內在修養、遵循禮儀規范的重要性。
表面恭敬謙遜,內心卻背道而馳,必然使人身心疲憊;沒有正確的行為準則,即使時時小心,也難免違背道德與良知;膽大妄為,無視法律法規,必然違法亂紀;隨意散漫、玩世不恭的人,則不會顧忌他人的感受,常做出違反公共道德、影響團結的事情。
恭敬、謹慎、果斷、直率,是人所推崇的美好品質,但在實際生活中,應當把握好尺度,顧及他人的感受,既要有理、有禮,還要有節、有度。
例如,有的青少年學生是非不分,立場不穩,在違規違紀者面前充當“老好人”,視而不見甚至包庇縱容;有的對學校的規章制度缺乏心理認同,遵規守紀的意識較差;有的說話做事隨心所欲,還自認為是“張揚個性”;有的在處理人際關系時,不注重方式方法,不僅把事情弄巧成拙,還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矛盾沖突。
上一篇:《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纷g文與賞析
下一篇:《恭近于禮,遠恥辱也?!纷g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