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不掩內名句,《捉刀曹操。》什么意思|注釋|譯文|評說
捉刀①曹操②。
【注釋】①捉刀:“捉”即持,拿,原指執刀護衛,后用以比喻替別人做事。②曹操:即魏武帝,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
【典故】《世說新語·容止篇》載:曹操將要接見匈奴來的使節,自己認為外貌不好,不足以鎮服遠道而來的使者,就讓身姿高大的崔琰扮成自己去接待,自己則提刀站在一旁。接見完畢后,曹操讓人問使者說:“魏王怎么樣?”使者說:“魏王風采高雅,非同一般,不過旁邊拿刀的那個人是個真英雄。”
【評說】雖然換了服飾,也不坐在寶座上,但英雄神態、王者氣質也會由內而外地自然流露出來。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與素不相識的人見面,雖然接觸時間不長,交談得也不多,但是往往就能通過神態、語言、舉止,看出其思想修養、文化層次及生活狀況等大致情況。“真英雄”即使位置低下,身處逆境,但形象和氣質依然不凡,這會在舉止和表情上反映出來。這個典故給我們的啟示是:內在的氣概、潛質不是通過外表刻意的模仿、裝扮就可以得到的。我們不需要刻意地包裝自己,也不需要刻意地去模仿別人(包括名人)。我們需要做的是加強內在的修養,而這種修養會自然而然地、由內而外地表現出來。
上一篇:《劉勝寒蟬.》什么意思|注釋|譯文|評說
下一篇:《蘇章二天.》什么意思|注釋|譯文|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