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之不存,毛將安傅》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安:哪里。傅:附著。皮都不存在了,毛又能在哪里附著呢?指事物若沒有了基礎,將不能存在。《左傳·僖公十四年》:“‘四德皆失,何以守國?’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例】仙據說人是能修煉成的,不死的人稱仙;而神則一開始就站在人的對立面,它像是天工,非人力所能達到。也就是說,沒有人哪來神,皮之不存,毛將安傅?這一切都與人關系密切,人是根本。(車前子《酒徒成仙》)
又作〔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例】國際往來重平等互利,但任何時候都離不開熱愛祖國。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國富才能民強。要國富首先要支持我國的工業生產,擴大國貨銷路,積累更多的資金。(李裕之《愛國要體現在行動上》)
上一篇:《療饑不期于鼎食,拯溺無待于規行》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皮朽則毛落,水涸則魚逝》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