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患常積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忽微:忽略了微小之處。溺:沉溺。禍患常是因為小事不謹慎而積釀所致,智勇往往因為沉溺于眼前的事物而受到束縛。宋·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
【例】有些事所以一時看不清楚,都是因為它太親近,反而使自己受到蒙蔽,其實,道理就在你的面前,就像在你家里一樣,只要多多精思,就可以知道是自家本有的。所謂“禍患常積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便是此意。(南懷瑾《贊元禪師與王安石》)
上一篇:《禍到休愁,也要會救;福來休喜,也要會受》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禍福無門,惟人所召》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