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輩致知,只是各隨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見在如此,只隨今日所知,擴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開悟,便從明日所知,擴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工夫。與人論學,亦須隨人分限所及。如樹有這些萌芽,只把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長,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隨其分限所及。若此小萌芽,有一桶水在,盡要傾上,便浸壞他了。》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明·王守仁《王文成公全書》卷三,因材施教類名言句子
我們的明智,只是分別根據學生接受能力的限度來教育,今天學生天賦的道德水平這樣,就根據今天所具有的程度,加以擴充發展; 明天學生天賦的道德水準又有擴展和提高,便根據明天所具有的程度,加以擴充發展;這樣才是精心一意從教的功夫。和別人討論學術問題,也要根據別人的接受能力的限度。如同樹長出了一些幼芽,則用相應的一些水灌溉,樹芽再長,便又隨之加水,從樹干一手所握、兩手合圍那么粗長到兩臂圍攏那么粗,灌溉的功勞,都是根據樹木生長需水的限度及時予以滿足的結果。如果是剛萌芽,有一桶水在這里,都要倒上去,便會浸泡淹壞它了。
上一篇:《人的資質不同,施教不可躐(lie獵)等,中人以下的人,便與他說性說命他也不省得,也須慢慢琢磨他起來.》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夫良醫之治病,隨其疾之虛實強弱,寒熱內外,而斟酌加減,調理補泄之,要在去病而已.初無一定之方,不問癥候之如何,而必使人人服之也.君子養心之學,亦何以異于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