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不飽食于終日,不棄功于寸陰。
出處
以是賢人悲寓世之倏忽,疾泯沒之無稱;感朝聞之弘訓,悟通微之無類;懼將落之明戒,覺罔念之作狂;不飽食以終日,不棄功于寸陰;鑒逝川之勉志,悼過隙之電速;割游情之不急,損人間之末務;洗憂貧之心,遣廣愿之穢,息畋獵博弈之游戲,矯晝寢坐睡之懈怠;知徒思之無益,遂振策于圣途。學以聚之,問以辯之,進德修業,溫故知新。
——晉·葛洪《抱樸子·外篇·勖學》
譯文
因此賢能之人悲嘆活在世上的短暫,厭惡死后的無可稱述;感受到道的巨大內涵,領悟到洞察小事乃智慧之源;憂懼荒廢學業將一無所成,擔心拋棄善念而成為狂癲之人;不一天到晚吃飽了沒事做,不浪費一點時間偷懶不用功;以流逝的河水為借鑒來勉勵自己的志向,痛心追念那閃電般逝去的時間;割舍那些優哉游哉的游興,去掉人間的世俗瑣事;革除為貧窮憂愁的心思,排解想法太多的濁氣;停止打獵下棋這一類的游戲,改正白天睡覺這樣的懈怠毛病;明白空想是沒有什么好處的,于是揮鞭馳騁在朝圣的路上。通過學習來積累知識,通過提問討論來明辨事理,提高道德修養,樹立功業,溫習舊知,獲得新知。
名句解讀
不要整日只是吃飽喝足(卻不去多思考多探索),不要因為懶惰而功虧一簣。
經典故事
清朝初期的著名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小的時候非常頑皮。一次由于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于是他在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因此被父親關到了書屋里。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經歷了好長一段時間,后來他從《茶經》中受到啟發,開始用心讀書。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很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于成為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群書的著名學者,并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
上一篇:《不矜細行,終累大德為山九仞,功虧一簣》賞析|譯文|出處|解讀|
下一篇:《為者常成,行者常至》賞析|譯文|出處|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