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出處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論語·述而》
譯文
孔子說:“吃粗糧,喝白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于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樣。”
名句解讀
什么是“不義而富且貴”?就是無視天命強取富貴。孔子曾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就不能去享受;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去擺脫它,就不會擺脫。君子如果離開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沒有一頓飯的時間是背離仁德的,就是在最緊迫的時刻也必須依循仁德的準則;就是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也一定會如此。”(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論語·里仁》)
經典故事
魯定公五年的夏天,季平子去世,季桓子繼位。季桓子的寵臣仲梁懷和陽虎(又名陽貨)有嫌隙。到了那年秋季,陽虎拘捕了越來越驕橫的仲梁懷。季桓子發怒,陽虎乘機囚禁季桓子,逼迫他交出執掌魯國國政的大權。從此,陽貨挾季氏以命魯侯,開始“陪臣執國政”的時代。次年,雖然陽貨與魯侯、“三桓”在周社締結盟約,與國人在亳社締結盟約,并在五父之衢宣讀盟誓,取得“陪臣執國政”的合法地位,但孔子認為“陪臣執國政”有違于“君君臣臣”的政治理念,所以當權勢顯赫的陽貨邀請孔子出山輔助他時,孔子虛與委蛇。
但陽貨一心想使孔子見他,就趁孔子不在家給孔子送去一只蒸熟的小豬。因為按照當時的禮節,大夫給士送禮,如果士沒有在家親自領受,就得回訪還禮。來而不往非禮也,孔子也趁陽貨不在家的時候前去拜謝。結果兩人卻在路上遇到了。
陽貨趾高氣揚地對孔子說:“來!我有話對你說。——有才能卻懷著不用,聽任自己的國家迷亂,這能說是仁愛嗎?”孔子只好說:“不可以。”陽貨又說:“喜歡從事政治活動,卻屢次錯過時機,這能叫聰明嗎?”孔子只好又說:“不可以。”陽貨又說:“時光一去就不復返了,歲月是不等待我們的。”孔子只好敷衍道:“好吧,我要出來做官了。”
雖然孔子屈于禮制的要求,不得不在接到陽貨送來的禮物之后回訪他,但他始終堅守“邦無道則不仕”的原則。直到陽貨謀反被平定后,孔子才擔任魯國西北一個叫中都的城市的行政長官,因為治理有方,一年之后,就被提升為司空,再后來則被提升為大司寇。大司寇是一國最高的司法官,位同卿大夫。這樣孔子就取得了上大夫的地位而進入了權力核心。
上一篇:《不為窮變節,不為賤易志》賞析|譯文|出處|解讀|
下一篇:《不以一眚掩大德》賞析|譯文|出處|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