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經濟的名言名句,經濟的名人名言,經濟名言警句大全
人們買東西時總是說,不好,不好。及至買走,便自夸起來。
《舊約全書·箴言》
必須有一個大家同意接受的標準,這個標準可以使所有的物品相等,這個標準就是金錢。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 《尼可馬克倫理學》第4卷
最好的職業和最好的學問就是人們從中取得生活必需品的農業。
〔古希臘〕色諾芬《經濟論》載蘇格拉底語
農業的要素也就是構成宇宙的要素: 水、土、空氣和陽光。
〔古羅馬〕瓦羅《論農業》
貨幣的價值與它的數量呈相反方向的變化,其他東西也是這樣。
〔英〕密爾《政治經濟學原理》第三部
正確地說,貨幣不是商業的目的,而不過是用來簡化一種商品和另一種商品相交換的工具。它不是商業的車輪,而是使車輪轉動得更好,更平穩的潤滑油。
〔英〕休謨《貨幣》
經濟的意義不在貨幣的消費或是節約,而是在一國、一家的經營與處理。
〔英〕羅斯金《藝術的經濟學》
誰經營航運誰就占有財富。
〔英〕威廉·配第《政治算術》
貨幣是交易的媒介,又是價值的尺度。
〔英〕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第4篇第1章
勞動是商品的真正價格。貨幣只是商品的名義價格。
〔英〕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第1篇
勞動是一切商品的交換價值的真實的尺度。
〔英〕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第1篇第5章
以紙代替黃金就是用最廉價的媒介代替最昂貴的媒介。
〔英〕大衛·李嘉圖《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
我們生產工業品并用來在國外購買其他商品,是因為這樣做比在國內生產能獲得數量更多的商品。
〔英〕大衛·李嘉圖《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
商業世界的利益就在于能在世界各地發現財富。
〔英〕伯克《給布里斯托爾的紳士的信》
商業的技巧就在于把一個東西從它富饒的產地帶到能夠高價賣出它的地方去。
〔美〕愛默生 《財富》
凡是能在技術上或科學上帶來最重大的進步的人,恰好正是以市場為重點的創新者。
〔美〕德魯克《管理——任務·責任·實務》
重視顧客意味著 “量體裁衣”——找到市場上一塊特殊的地方,在那里你具有任何別人都沒有的某些長處和優勢。
〔美〕湯姆·彼得斯、小 羅伯特·沃特曼《尋求優勢》
我不知道在所有的普通的謀生方式中,有什么比商業當中的不道德行為有更為驚人的發展的了。
〔美〕梭洛《無原則的生活》
嚴守時間為經商之本。
〔美〕戴爾·卡耐基《訓言》
干商業的事情,最不可疏忽的,便是小心謹慎的習慣,否則,雖是確系很誠實的人,信用仍是保不住的。
〔美〕戴爾·卡耐基《人生之鑰·經商》
商業能夠治療破壞性的偏見。
〔法〕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人們的生產超過自己的消費越多,他們對國家越有益。
〔法〕魁奈《人口論》
商業的真正職能是使社會產品對社會收入進行交換,或者說是人類的產品對他的收入相交換。
〔法〕西斯蒙第《政治經濟學研究·關于人類社會的經濟組織》
無論是誰,無論是任何偏見,都不能阻止人們通過從事商業而致富。
〔法〕托克維爾《美國的民主》第2卷
在民主社會中我不知道有什么其他東西能比商業更偉大,更輝煌的事情了,它吸引了大眾的注意,豐富了眾人的想象,把所有的旺盛精力都吸引過來。
〔法〕托克維爾《美國的民主》第2卷
貨幣利息是一種像所有其他商品的現行價格一樣規定下的通行價格。
〔法〕杜爾哥《關于財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
凡是想要積累財富的人便必然會盡先去尋求貨幣。
〔法〕杜爾哥《關于財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
每種商品在所有者的手里都變成了取得其他一切商品的手段——一種普遍性的擔保品。
〔法〕杜爾哥《關于財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
在極端貧困的情況下,就必須重新開始爭取必需品的斗爭,也就是說,全部陳腐的東西又要死灰復燃。
〔德〕馬克思、恩格斯 《費爾巴哈》
政治經濟學,從最廣的意義上說,是研究人類社會中支配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和交換的規律的科學。
〔德〕恩格斯 《反杜林論》
商業所產生的第一個后果就是互不信任,以及為這種互不信任辯護,采取不道德的手段來達到不道德的目的。……總而言之,商業就是一種合法的欺詐。
〔德〕恩格斯《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
勞動產品一旦作為商品來生產,就帶上拜物教性質,因此拜物教是同商品生產分不開的。
〔德〕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
作為價值,一切商品都只是一定量的凝固的勞動時間。
〔德〕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
真正的經濟——節約——在于節約勞動時間; 即最低限度的、降低到最低限度的生產成本;但這種節約就等于發展生產力。
〔德〕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 (草稿)》
所謂經濟學,其實也是一門研究我們的福利問題的科學。
〔日〕都留重人《科學與人類福利》
技術自古以來就是與生活密切相關而不斷發展起來的。正如現代被稱為技術時代一樣,我們沒有技術就無法生活下去。
〔日〕吉谷豐《日本技術問題的縱橫談》
事業成功的首要條件,不在事業家的價值判斷,而是顧客的價值判斷。顧客認為“有價值”,才是決定性的因素。
〔日〕松下幸之助《實踐經營哲學》
不富無以養民情,不教無以理民性。
(戰國)荀況《荀子·大略》
足國之道,節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戰國)荀況《荀子·富國》
必知富之事,然后能富。
(戰國)管仲《管子·制分》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
(戰國)管仲《管子·牧民》
不務天時則財不生,不務地利則倉廩不盈。
(戰國)管仲《管子·牧民》
商人……必求便利以為業,買物安肯不求賤,賣貨安肯不求貴。
(漢) 王充《論衡·是應》
淵深而有魚生之,山深而獸往之,人富而仁義附焉。
(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
國有沃野之饒而民不足于食者,器械不備也。有山海之貨而民不足于財者,商工不備也。
(漢)桓寬《鹽鐵論·本議》
衣食饒足,奸邪不生。
(北齊)劉晝《劉子·貴農》
古之有天下者,必有賦稅之用。計口而入,謂之賦; 公田什一及工商衡虞之入,謂之稅。
(唐) 杜佑 《通志·賦稅》
良商不與人爭買賣之賈,而謹伺時。
(宋) 林逋《省心錄》
財者,為國之命而萬事之本。國之所以存亡,事之所以成敗,常必由之。
(宋) 蘇轍《上皇帝書》
蓋商賈者惡其盛,盛則人去本者眾,又惡其衰,衰則貨不通,故制法以權之。
(宋)王安石《答韓求仁書》
善理財者,不加賦而國用足。
(宋) 王安石 轉引自《宋史紀事本末·王安石變法》
富其家者資之國,富其國者資之天下,欲富天下,則資之天地。
(宋)王安石《與馬運判書》
夫水者,衣食之原也。然所以為利,亦可以為害,在善導之而已。
(元)揭傒斯《揭傒斯全集》
錢之為利,賤可使貴,貧可使富。
(明) 邱濬《大學衍義補·銅楮之幣》
能生天地不生之財者,農也。能成天地不成之財者,工也。能均天地不均之物者,商也。
(明)莊元臣《叔苴子·外編》卷一
國強基于國富,國富唯賴行商。
(清)馬建忠《適可齋紀行·南行記》
商務之盛衰,必系國家之輕重。
(清) 陳熾《商務》
夫學問之要,無過閱歷,各國口岸,即商務之大學堂也。
(清) 張之洞《勸學篇》
無農則無食,無工則無用,無商則不給,三者缺一,則人莫能生也。
(清) 包世臣 《安吳四種·說儲上篇前序》
鐵路之妙用在調兵運餉,鐵路之命脈在商賈貿遷。
(清)李鴻章《詳陳創鐵路本末》
貿易之道廣矣哉,通有無,權緩急,征貴賤,便遠近,其利至于無窮。
(清)王韜《弢園文錄外編》
農,助天地以生衣食者。
(清)李塨《平書訂·分民》
農工商是富強基。
(清)鄭觀應《聞中法息戰感賦》
欲制西人以自強,莫如振興商務,安得謂商務為末務哉!
(清) 鄭觀應《盛世危言·商務》
水之為利甚廣,而害亦甚廣。蓋治之則為利,不治則為害也。
(清)錢泳《履園叢話·水學》
工固圣王之所欲來,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蓋皆本也。
(清)黃宗羲《明夷待訪錄·財計》
夫錢幣之用,其要有三,曰:交易之媒介,價格之標準,購買力之貯藏是也。
廖忡愷《廖仲愷集·錢幣革命與建設》
經濟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李大釗 《社會主義釋疑》
農礦二業,實為其他種種事業之母也。
孫中山 《中國實業如何能發展》
機器巧,則百藝興。
孫中山《上李鴻章書》
太平之世無所尚,所最尚者工而已; 太平之世無所尊,所尊貴者工之創新器而已。
康有為 《大同書》
養民之法: 一曰務農,二曰勸工,三曰惠商,四曰恤窮。
康有為《上清帝第二書》
生計商業之中尤以競爭為大義。
康有為 《大同書》
上一篇:關于精神的名人名言名句大全
下一篇:關于經營管理的名人名言名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