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污避禍,避免猜疑
隋煬帝楊廣是一個十分殘暴的君主,在位期間大興土木,賦役徭役十分沉重。隋朝末年,終于爆發了風起云涌的農民起義,朝中的許多大小官員也紛紛倒戈,轉向起義軍的行列。
在此危急關頭,本來疑心很重的隋煬帝,對朝中許多大臣都有所懷疑,特別是外藩重臣,更是不放心。
李淵就是隋煬帝所猜疑的一個。李淵曾多次擔任中央和地方官,每到一處都有目的地結納當地的英雄豪杰。因此,在當地樹立了很高的威望,歸屬他的人也很多。盡管李淵做得很謹慎,但總會露出一些蛛絲馬跡,讓隋煬帝有所猜疑。朋友們都擔心他會遭到隋煬帝的迫害。
一次,隋煬帝下詔命李淵到他的行宮晉見。李淵稱病不能前去,隋煬帝為此十分不高興,更加重了他的疑心。當時,李淵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煬帝的一名妃子,隋煬帝問及李淵沒有進見的緣由,王氏回答說是因為身體不適。隋煬帝又問道:“會死嗎?”
王氏把與隋煬帝的話如實地轉達給了李淵,李淵得知隋煬帝已經容不小自己了,內心非常震驚。由于當時起事時機還不成熟。所以,他盡量收斂自己的鋒芒,忍耐著等待時機的到來。
為了迷惑隋煬帝,李淵故意敗壞自己的名聲,整天沉溺于聲色犬馬之中,并且還大肆張揚,把自己的“丑事”盡可能多地傳到隋煬帝的耳朵里。果然隋煬帝聽到了李淵的種種劣跡后對他放松了戒備。這樣,李淵不僅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而且還趁勢積蓄了足夠的力量,為后來的起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可以想象,假如當初李淵出于剛硬的傲骨沒有收斂鋒芒,那么很可能早就被正猜疑他的隋煬帝除掉了,而盛世的大唐帝國也許在歷史上就不會出現了。
智慧總結
人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耐心和隱忍,中國有句古話:“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講的就是人們要在對待某種特殊事情時,需要耐性,不能一味地莽撞行事,“冷靜思考,縱觀全局”,才能取得想要的結果。
上一篇:自學成才,終生不輟
下一篇:荊軻沉著刺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