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移花接木
【溯源】
西漢·劉向《戰國策·楚策四》楚考烈王無子,春申君患子,求婦人宜子者進之,甚眾,卒無子。趙人李園,持其女弟,欲進之楚王,聞其不宜子,恐又無寵。李園求事春申君為舍人,已而謁歸,故失期。還謁,春申君問狀。對曰:“齊王遣使求臣女弟,與其使者飲,故失期。”春申君曰:“可得見乎?”曰“可”。于是園乃進其女弟即幸與春申君。知其有身,園乃與其女弟謀。園女弟承間說春申君曰:“……今妾自知有身矣,而人莫知。妾之幸君未久,誠以君之重而進妾與楚王,王必幸妾。妾賴天而有男,則是君之子為王也,楚王封盡可得,熟與其臨不測之罪乎?”春申君大然之。乃出園女弟謹舍,而言之楚王。楚王召入,幸之。遂生子男,立為太子,以李園女弟立為王后。楚王貴李園,李園用事。李園即入其女弟為王后,子為太子,恐春申君語泄而益驕,陰養死士,欲殺春申君衣滅口,而國人頗有知之者。……楚考烈王崩,李園果先入,置死士,至于棘門內。春申君后入,止棘門。園死士夾刺春申君,斬其頭,投之棘門外。于是使吏盡滅春申君之家。而李園女弟,初幸春申君有身,而入之王所生子者,遂立為楚幽王也。
【釋義】
把一種花木的枝條或嫩芽嫁接在另一種花木上。比喻暗中用手段更換人或事物來欺騙別人。
【故事】
楚考烈王沒有兒子,春申君曾經給楚王獻上過好幾個女子,但她們連一個也沒生養過。急得春申君想不出主意來,只能嘆氣出神。他的心事被從趙國來的門客李園看出來了。李園想把妹妹獻給楚王,又怕她照樣不能生養,白費心機。為此,他盡費心力。
李園向春申君告假,說是要回老家一趟,到了日子一定回來。春申君答應了。李園到了趙國以后,故意誤了限期才回楚國去。春申君問他,為什么在家里住了這么長時間。李園說:“都是受了我妹妹的累!因為她長得有幾分姿色,連齊國人都知道了。沒想到齊國還真派人來求婚,我只好招待他幾天。”春申君一想:“趙國的女子,連齊國也知道,一定是個天下無雙的美人!”不由得就問:“你答應齊人了嗎?”李園說:“還沒呢。”“那么,能不能叫我見一見?”李園連連點頭,說:“我在您門下,我妹妹就是您的丫頭,這還用說嗎?”李園把妹妹送給了春申君。不到三個月,李園的妹妹有了身孕。兄妹兩個一商量,就想“移花接木”,來奪取楚國的大權。春申君就替楚考烈王做媒,把李園的妹妹送到后宮。不久,李園的妹妹生了個男孩,楚王就立她為王后,孩子為太子,李園為國舅,跟春申君一起管理朝政。
楚王死后,李園設下伏兵,然后才去通知春申君。春申君一入宮門,即被殺死,其族被滅。從此,李園把持了楚國的國政。
【智慧語林】
移花接木,在詞語的色彩意義上總是貶義的成分大些。它總是跟無中生有,東拼西湊等這些詞湊在一起。中國的一些士大夫也總愛移花接木地編造出一些故事來。實際意義上就是現在的復制、粘貼。文藝上的移花接木需要技巧,否則,穿鑿附會,或者大同小異,就沒有什么看頭。甚至,還會惹上官司。不過,為人處事上,移花接木的工夫還是應該少一些!
上一篇:破釜沉舟典故故事|破釜沉舟釋義
下一篇:竊符救趙典故故事|竊符救趙釋義